我們30這一年

我們30這一年

  • 概覽
  • 聲音
概覽
himalaya
18 聲音
《我們30這一年》的主播是生活在北京的記者展展和導演Deer。除了記錄30歲這一年我倆的自我觀察,也講述當代年輕人獨特的故事。總之,這是兩個30歲女人非常不嚴肅、隨時可能崩潰的談話節目。每週更新,歡迎聆聽。
查看更多
聲音
18聲音

大家好,我是Deer,歡迎收聽和收看本期節目。本期嘉賓是我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最令我感到羨慕的人——藝術家Vita。Vita曾是一位人物深度報道記者。2018年8月辭職后,她度過了兩年不租房、漫遊世界各地的生活,一個背包和一個登機箱是她的全部家當。每到一個城市,Vita通常借宿在朋友家,進行影像、行為等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作為社畜的我常常在情緒性崩潰時,刷到Vita個人公號《出去》(ID:zwvita)上的圖片和文字。她以孩子般充滿天真和靈性的眼光,在庸常的世界里,持續發現著微不足道的人事景物,偏偏充滿著超越日常的治愈力。被悶壞了的我,由此產生了世界依然是打開的幸福感覺。節目中我們聊了聊「不租房漫遊如何實施」、「作為‘社會盲流’如何向爸媽交代?」、「自由職業者的職業觀」、「漫遊中創作什麼」、「創作者的焦慮、自我證明以及自律」等。【收聽指南】00:00~02:50 「開場,介紹嘉賓vita和吉木」02:50~13:20 「自由職業者的職業觀」13:20~18:50「“社會盲流”狀態下,怎麼面對父母?」18:50~22:50 「不擔心錢——我不知道你們的錢都花哪兒啦」22:50~27:45 「退租恐怖故事&行李漂流記」27:45~34:05「怎樣實施不租房蹭住?」34:05~41:35「漫遊狀態,創...

【收聽指南】00:00~01:56,介紹嘉賓蟲蟲,引出話題“三十而已”02:08~06:43 蟲蟲認為,生孩子是人生分水嶺,孩子奪走媽媽所有的能量06:44~11:46 新手媽媽的事業壓力11:47~12:47 無法逃脫的圈套12:48~15:10 蟲蟲的丈夫如何參與育兒16:52~22:15 出軌需要浸豬籠嗎22:34~23:50 孩子都是獨立的能量柱24:05~25:00 體驗派的人生25:27~結束 蟲蟲超級喜歡自己的30歲

【收聽指南】00:00~2:07 開場,祝福本屆高考生02:14~03:22 建峰高考回憶:手抖考完語文,理綜超常發揮03:23~05:30 Deer高考回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高考,數學出奇簡單05:32~06:49 建峰回憶高考前一天:坐過山車、做汗蒸06:51~08:31 Deer回憶高考前在母親面前的崩潰;焦慮與努力08:32~08:58 展展的壓力來源:想離開原生家庭08:59~10:38 建峰告白失敗,開始發奮學習10:50~15:23 展展高三認識新朋友,開始追星,人生改變15:24~22:54 查到成績當天大家在做什麼23:16~27:13 Deer、建峰填報志願經歷27:48~31:40 建峰高考過后的暑假:爺爺去世、突然多了一個妹妹31:44~結束 高考決定人生嗎“高考給了我逃跑的船票”“日本有city boy的說法,比如像《挪威的森林》里的男主角,他們在那種生活里,家庭的瑣碎是不存在的,他們好像就是自己一個人。”“高考可能不是改變我人生的唯一選擇,哪怕不高考,或許可以出國,或許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總歸還是有一些渠道可以讓自己去實現目的的。 ”本期BGM:李壽全 - 我的志願花兒樂隊 - 泡沫老王樂隊 - 補習班的門口高掛我的黑白照片蔡藍欽 - 老師的話蔡藍欽 - 他的話

大家好,這里是《我們30這一年》,我是Deer。夏天以來,“朱朝陽”、“張東升”這兩個名字伴隨著《隱秘的角落》的熱播被不斷討論。即便没有看完這部劇,相信大家也都大概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對我來說,這是一部少有能夠追完的劇集,不僅僅因為它的層層懸疑以及審美體驗,這部作品帶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對朱朝陽的共鳴。那個潮濕仿佛能聞到海水鹹味的寧市,在原著作者的紫金陳的《壞孩子》里,以我的家鄉寧波為原型構建起來。在讀原著時,我的感受更加強烈,朱朝陽仿佛就是鄰居家常見的那個孩子,我在他那麼大的時候也在看《還珠格格》。根據我對我們那代人的觀察,缺位的父親和擰巴的母親是一個家庭相當常見的配置,現在或許也是。和朱朝陽最大的不同,或許只是少了些智商。有没有一種可能,我們不作惡只是能力所限,或是没有遇到那樣的契機罷了?本期節目的嘉賓萱萱和我一樣,從表面上看,都是“好孩子”,甚至因為“成績好”,而被默認與那些違反校園紀律的行為劃清界限。然而在無意識之中,我們加入甚至主導了霸淩他人,與此同時,“當年是有正義感的人“,我們依然堅信自己的人格高尚。對嘉賓之一的建峰而言,“父母是莫名其妙來管他的陌生人”。他和朱朝陽一樣渴望得到父親的愛,無奈面對母親無儘的抱怨。換過6、7個寄養家庭的他,為了討好那些暫時的撫養者,幼年時期便帶上了面具。成年以后,對他來說,“試圖成為好孩子”反而成為了一種虛偽的“惡行”。建峰曾經的世界里,總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有一個眼睛在審視我的所有行為,我必須在他注視我的時候表現得非常好,然后來博取各種各樣的好處,比如說一些優待,比如更多的自由的空間,或者更小時候的那顆糖果。你必須得壓抑自己的情緒,你是在做表演,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在做表演。”在我看來,當一個孩子無法做真實的自己,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但這恰恰是無法選擇的。戴上面具容易,脫下面具卻很難。但,一定會有辦法的。【收聽指南】00:00~1:15 開場,介紹本期嘉賓——“溫州朱朝陽”建峰與“江蘇孫普普”萱萱1:15~3:15 寄養在别人家,建峰小學時就給自己“戴上了面具”3:15~5:15 幼年時,那一刻,萱萱意識到在父母面前無法做真實的自己5:15~10:20 經歷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展展“看臉色是生存技能“10:20~13:25 同樣成績優秀,展展和建峰也像朱朝陽一樣被孤立13:25~14:50 初中時候的萱萱竟然像嚴良一樣,直白叛逆14:50~17:55 少年時代內心的陰暗面:好學生萱萱在考場上的荒誕行為17:55~22:50 少年時代內心的陰暗面:萱萱和Deer“無意識”霸淩班上的女生22:40~29:00 Deer分享初中戲劇性被“霸淩”故事:女性的友誼是如何破滅的29:00~32:50 “我的人生就像偷來的一樣”,展展幾乎誤入歧途32:50~38:30 怎樣成為真實的自己?建峰的困惑38:30~ending 一起唱《小白船》吧

Deer的30歲感言:幾週前,當展展提議要在我生日這期節目中采訪我的前男友……“聽起來……似乎挺好玩兒的!”講真,除了“好玩兒”以外,我確實也想從這個特别的視角中“看到”自己。過去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保留下來的多是一些美好的部分。我必須承認,儘管馬不停蹄地談了十多年各式各樣轟轟烈烈的戀愛,但對於“親密關系”,或是作為“戀人”這個角色,曾經的自己是麻木的、缺乏思考的,自認為是一個“糟糕"的戀人。反思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因為一段短暫的戀情。很奇妙,逼近30歲的時候,那些隱藏在海面下的危險角落,自然地浮現,讓人不得不直面。在這段戀情中,我首次體驗到了被徹底的否定。這種否定讓我對“付出和索取”、“自我和邊界”這些議題,產生了全新的認知。我才發現,曾經的親密關系里,我全然地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的。那麼,會有ex願意接受采訪嗎?恰巧那段時間,英國留學期間的ex Nic聯系了我,他目前在非洲工作,因為疫情被困在當地。為了安撫員工,他所在的國企辦了一個線上唱歌比賽,他作為選手找我拉票,彼此閒聊了幾句。如他所言,我們大體上不是一類人,這段戀情的開始也有些勉強。后來作為朋友的關系,反而自在很多。我從來不覺得,戀人分手以后就必須斷絕來往,那是對人類的情感和關系的可能性和多樣性的狹隘否定。儘管如此,在聯系幾個不同階段ex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對於我唐突的請求,如果給某些ex造成了不適,我真的很抱歉,被拒絕也是情理之中的。起初我還跟展展抱怨過,“他們怎麼都變得那麼無聊了“。但帶著“邊界感”這個視角,我真的應該敲醒自己,去尊重和理解他人……以及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你算什麼,别人不用過自己的日子嗎)?這大概就是一種成長吧,希望有一天可以在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內外遊刃有余。感恩大學時代短暫在一起的ex希哥的友情出場和花式讚美。以至於展展采訪完難以置信地問我,啊,Deer原來你才是藍盈瑩!其實,大學時代做的那些事兒,對我來說,幾乎都是快樂地嘗試,完全没有妨礙我的玩耍和戀愛啊。大學決定提前畢業,一年念完研究生,本質的目的是為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探索、選擇和精進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很清楚自己想嘗試的東西太多。當然也有一部分理由是,那時候的我没有放棄迎合父母的期待,在30歲以前,結婚,擁有自己的家庭甚至孩子。抱著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的心情,開始這場遊戲。但,一旦進入其中,你就會發現由不得自己。於是我不斷拋棄預設,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這個版本。這當然不是最完美的符合眾人期待的版本,但我知道我不能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著。所以不如忘記進度條這回事兒吧,這種探索還得持續下去。

大家好,這里是《我們30這一年》,我是Deer。當我和展展決定做父親節這一期節目的時候(雖然又一次推送晚了TAT),我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身邊的藝術家朋友沈博倫。他只比我們大一歲,已經有了一個5歲的女兒。在我們錄制節目那天,離父親節還有2天,但對於博倫而言,可能更重要的是與今年的父親節同一天到來的女兒的生日。2015年的父親節,26歲的博倫擁有了自己的女兒。彼時,他已和孩子的母親分手。這對觀念先鋒的前戀人在熱戀時便没有結婚的打算。相識一年后,即便發現有了孩子,他們依然不打算結婚,但決定將孩子生下來。據說他們當時還曾經眾籌繳納”未婚生育“的罰款,鬨的沸沸揚揚。懷孕期間,兩人的親密關系破裂,決意分手。此時孩子在母親的體內已經4個月了,他們最終決定讓孩子誕生到這個世界上,並準備以“teammate”的方式一起撫養女兒。自我認識博倫以來,父親這個標簽似乎就牢牢的粘在他身上,當然還需要加一個修飾詞“藝術家式的”。他曾有一個藝術項目叫做“望女成鳳”,在有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把女兒通過氣球送上天,以表達某種批判與反抗,最終因為資金没有到位而没有成型。除此之外,陪伴女兒成長的這5年,在他的朋友圈留下了很多有愛的時刻。今年疫情以來,...

大家好,這里是《我們30這一年》,我是展展。我曾經有過一年半的自由職業經歷。那時,我每次自我介紹,别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這種眼光讓我挺不舒服的。大家總以為自由職業者每天睡到自然醒,在咖啡店美美地敲鍵盤,想去哪兒去哪兒。或許有這樣的人吧,但那是少數,是没有任何家庭壓力的極少數。我見過的大部分自由職業者,哪怕已經功成名就的,也是非常自律、勤奮的。選擇自由職業,只是為了不受束縛,但這種束縛,僅僅指制度上的約束,比如打卡、坐班,比如不把時間浪費在通勤路上和無聊的會議中。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干的事情並不比任何上班族少。我不是一個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的人。所以自由職業時期,雖然忙得不可開交,基本上,我需要拒絕掉一半的活,才能保證完成手頭的活,但我常常被坑。項目突然黃了,即便我的工作部分已完成,錢要麼没了,要麼打個三四折,或者一筆並不高昂的稿費拖了快一年才入賬。我也不是一個足夠自信的人。雖然找到我的項目幾乎没有停過,但我依然非常焦慮,會不斷地拿自己與職場中的同齡人作比較,然后發現我自以為是的瀟灑和自由很大程度上是在逃避矛盾,避免被比較。我不是一個好的自由職業範本,無法進行分享。今天來做分享的是阿京,...

Hi,這里是《我們30這一年》,我是主播之一的Deer。作為一個現代人,為工作煩惱是再日常不過的事情。今年相比往常更特殊一些,不管是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還是我們自身所處的30歲人生轉折期。今年,30歲的展展放棄了已經堅持一年半的自由撰稿人的生活,來到互聯網大廠和我成為了同事。我也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糾結一個問題:到底怎樣才能干上自己想做的工作?還是這是一個天方夜譚呢?帶著這個問題,本期節目我們邀請了在疫情中裸辭和被離職的兩位朋友一塊兒聊聊我們“心愛”的工作。第一位是萱萱,工作4年的內容從業者。一直以來,她是我們這幫朋友中的“向上管理”達人,主動與老板劃定界限,敢於拒絕老板的各種無理要求,讓我們這些“社畜“甚是佩服。但在疫情期間,她突然接到老板的電話,第一句話便是“我覺得你可以開始找工作了。”在此之前,老板曾和她冷戰數月。面對這樣的職場冷暴力以及突然的辭退,萱萱並没有坐以待斃。第二位是小狼狗,她是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去年9月裸辭。裸辭時,小狼狗跟朋友誇下海口:“以我現在的能力,兩個月以后工作隨便找!當休個暑假。”最初階段,她也確實享受了一陣向往的生活。然而根據室友建峰的觀察“起初,她臥室里天天傳來吉...

Hi,這里是《我們30這一年》,我是主播之一的Deer。這期節目,我邀請了相識18年的網友Fish作為嘉賓。在上半集中,我們分享了少年時代的故事。小學五年級,互相添加好友,逐漸擁有了超越友誼的情感。在大三那年,“Fish”突然告訴我自己是一個女孩,一個lesbian,多年以來對我訴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唯有性别是一個謊言。18過去了,我們依然是soulmate般的存在,儘管彼此變了很多。最令我感到意外的變化是作為一個潮牌主理人的Fish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與自己不愛的男性結婚。現在Fish迎來了人生中很特殊的時刻,她甚至想過選擇死。在下集節目中,我們和Fish一起梳理她現在的生活。【收聽指南】00:00~04:16 Fish竟然要結婚了?04:16~07:20 丈夫是什麼樣的人?07:20~11:05 為什麼非要結婚?11:05~14:20 結婚三年后,Fish向父母出櫃,父母的回應讓她心痛14:20~18:00 出櫃的原因?18:00~22:20 為了想辦法給交往四年的女友買房,Fish欠下百萬22:20~28:00 Fish父母:“你没有離婚的資本和本事”28:00~32:30 任何時候都能重新選擇,為什麼要聽父母的話,繼續痛苦下去?32:30~35:40 這場婚姻是Fish的另一個謊言,她會和丈夫坦白嗎?如果能夠重來,她會怎樣選擇?35:40~ending 保持樂觀,慢慢來“但是,生活太復雜了,回想我4歲大的女兒,我又覺得好像上天是注定這一切的。因為我擁有她,我太幸福太快樂了。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不會讓我擁有她。”

大家好,這里是《我們30這一年》,我是Deer。這期節目,我邀請了相識了18年的網友Fish作為嘉賓。我在五年級時認識了同齡的網友Fish,童年的我們擁有了超越友誼的情感,我將這種情感成為“soulmate”。直到大三那年,“他”突然告訴我自己是一個女孩,一個lesbian,多年以來對我訴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唯有性别是一個謊言。在上集中,我們分享了彼此少年時代的故事。

12
常見問題
  • Himalaya 是什麼?
    喜馬拉雅國際版,Himalaya 是一款有聲書 App,旨在為全球華人的終身學習提供隨時、隨地、隨心的全新聽書體驗。成為會員,即可以暢聽站內 100,000+ 海量會員內容。
  • Himalaya VIP 有什麼權益?
    你僅需花費每日低至 0.16 美金,就可以立即暢聽 100,000+ 全球銷量超百萬的暢銷有聲書,每週聽一本爆款新書,還有更多預售新書等著你!另可獲得每月 5 張免費體驗卡贈親友的福利,等同於贈送 1 張年卡的價值。
  • 我怎麼享受免費試用?
    現在訂閱 Himalaya VIP 即可享受至少 7 天的免費試用! 免費試用期內,無需付費即可免費暢聽會員包中的全部內容,包含 100,000+ 全球銷量超百萬的暢銷有聲書,和世界名校教授的原聲英文課程。
  • 我該怎麼使用優惠碼?
    在 Himalaya 首⻚選擇「開啟免費體驗」註冊完成之後, 輸入「優惠碼」選擇申請,支付成功後即可開啟 Himalaya VIP 內容免費暢聽權益!
  • 可以在哪收聽?
    Himalaya 提供你隨時隨地想听就听的服務, 可以下載 Himalaya APP 使用手機享受服務,同時也支持網頁版登陸在電腦上享受暢聽服務。
  • Himalaya VIP 的價格是多少?
    Himalaya VIP 採用連續訂閱的模式,按月訂閱價格為 $11.99/月;按年訂閱價格為 $59.99/年。每天僅需 0.16 美元,讓耳朵隨時隨地步入擁有 100,000+ 書籍你的專屬圖書館。
  • 我不想訂閱了,要如何取消?
    通過網頁端訂閱如何取消?
    你可以 點擊這裡 取消訂閱。 在試用期內取消訂閱,則不會自動續費;如果你已經成功續費後取消訂閱,則下個扣款週期不會自動續費。
    通過手機端訂閱如何取消?
    你可以在iTunes/Apple或Google Play設定中取消訂閱。在試用期到期前48小時取消訂閱,則不會自動續費;如果你已經成功續費後取消訂閱,則下個扣款週期不會自動續費。你可以通過以下連結找到如何取消訂閱的詳細資訊:Apple Store取消訂閱方法  Google Play取消訂閱方法

與Himalaya一起

每天15分鐘
在碎片的時間裡,學習一個知識點;通勤時、家務時、運動時,隨時隨地暢聽
每週1本新書
優選最新最熱暢銷書,資深編輯精心挑選榜單佳作,只聽有價值的好書
每年10大系列
商業財經、歷史文化、親子育兒,同系列好書好課一網打盡,帶你深入探究一個主題
app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