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張愛玲全集有聲劇】 這里有癡男怨女的愛情故事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你愛她……我的丈夫也是愛我的,但是他……他待我……他待我的態度,比禽獸……還不如!他簡直不拿我當人看,因為……他說是因為他愛我……” “真的,薇龍,我是個頂愛說謊的人,但是從來没有對你說過一句謊。” “你明明知道一句小小的謊可以使我多麼快樂,但是,你懶得操心。” 有蒼涼華麗的時代印痕 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儘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 起先,我們看見羅傑安白登在開汽車。也許那是個晴天,也許是陰的;對於羅傑,那是個淡色的,高音的世界,到處是光與音樂。 樓下吃完了飯,重新洗牌入局,卻分了一半人開留聲機跳舞。薇龍一夜也不曾闔眼,才闔眼便恍惚在那里試衣服,試了一件又一件…… 有人間煙火,眾生萬相 “原來你這個時候就記起娘家來了!我只道雀兒揀旺處飛,爬上高枝兒去了,就把我們撇下了。” “我用了你的錢?我用了你幾個大錢?你住在我們家,吃我們的,喝我們的,從前還罷了,添個人不過添雙筷子,現在你去打聽打聽看,米是什麼價錢?我不提錢,你倒提起...
1各位喜馬拉雅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萬燕。今年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張愛玲誕辰100週年,估計是“張迷”們的創意:2020年,因此也被稱為“愛玲愛玲年”。作為一個張愛玲研究者,很高興能在這個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受到喜馬拉雅的邀請,和大家一起走進張愛玲的世界。目前據有人統計,全球已有兩千萬“張迷”,相信這次張愛玲作品有聲劇和導讀在喜馬拉雅播出后,將會出現更多的“張迷”。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1995年9月8日於美國洛杉磯西木區公寓被發現離世,祖籍河北豐潤。她的生命足跡,走過上海、天津、香港、美國等地。主要作品有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色戒》《小團圓》等,散文有《更衣記》《對照記》,還有她晚年的心血之作《紅樓夢魘》等。張愛玲是一個集魅力和爭議於一身的作家,她的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來源於她的復雜位置和文學成就相交織的狀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她有“三最”:第一,她和魯迅在揭露人性上都是最全力以赴的。第二,她和錢鐘書是兩個最洋氣的作家(語言和時空背景)。第三,綜合小說、散文、電影、翻譯、研究等各方面,她是最有才華的女作家。她的散文,素樸而幻麗,藝術而生活,宛轉而現代,有...
全國“金話筒”獎得主給你的聲音話劇
評論區點擊鏈接,或首頁搜索【李蕾慢半拍】,在經典中尋找當下,向張愛玲問一個生活的答案。
1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馬家輝。歡迎你和我一起,我們來共讀共聽張愛玲——我的愛玲。我就喜歡稱她為愛玲,或者是說愛玲妹妹,那就可知我跟張愛玲的親密關系。當然這個親密關系是我自己說了算,是我的自說自話。 因為正如好多喜歡文學的朋友都非常迷張愛玲的,我是張愛玲的迷弟。我年紀比她輕,對吧?她出生的時候我還没出生,我還没到他去世的年齡,張愛玲是1920年9月30號出生,1995年9月8號大概就去世了。為什麼說大概,因為她是在家里很孤獨的一個人的去世了之后一陣子才被發現的。反正她就是活了75歲。太多的專家、學者都談過她,我就來談她幾方面。 2 第一個我就從張愛玲級别的作家,她的重要性在哪里,我們如何確定他是這麼重要的?張愛玲1920年出生,今年2020年了,我們看100年,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面有兩個塔尖,一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男的就是魯迅,女的就是張愛玲了。所有喜歡閱讀的、喜歡寫作的、喜歡研究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都不能不面對魯迅跟張愛玲的挑戰,不能跳過這一關。 好了,為什麼說這魯迅跟張愛玲是兩個塔尖,我們可以有四個指標來看的。 第一個指標就是他的書,他的作品出版完再出版,不斷重版有新的版本,而且有市場有人去讀,...
1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費勇。歡迎你和我一起共讀共聽張愛玲。 今年疫情期間,我再一次讀了張愛玲的《封鎖》。寫的是1940年代的上海,突然遇到警報,就會封鎖,整個城市就會停下來。在疫情期間讀,有一番更深的體會。對於我們從未經歷過亂世的人,這次的疫情讓我們體驗到了無常。而張愛玲的《封鎖》抓取了無常的一個片段。封鎖期間電車上兩個人的小故事,然后,封鎖結束了,好像什麼也没有發生。小說很短,但幾乎像寓言一樣。有張愛玲一貫的語言風格。也有張愛玲一貫的悲觀色彩。 《封鎖》的故事,是一個帶點豔遇色彩的故事,一般的作家,都會把它處理成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張愛玲完全解構了豔遇、邂逅這類故事的浪漫色彩,把它還原成一個很殘酷的現實人生:封鎖期的一切,等於没有發生,整個的上海打了一個盹,做了一個不近情理的夢。最后烏殼蟲的意象真是意味深長: 一只烏殼蟲從房這頭爬到房那頭,爬了一半,燈一開,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動也不動。在裝死麼?在思想著麼?整天爬來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時間罷?然而思想畢竟是痛苦的。宗楨撚滅了電燈,手按在機括上,手心汗潮了,渾身一滴滴沁出汗來,像小蟲子癢癢地在爬。他又開了燈,烏殼蟲不...
1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止庵。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共讀共聽張愛玲。 張愛玲一九二〇年九月三十日生於上海。一九三九年獲得倫敦大學獎學金,因歐戰爆發改入香港大學文學院。一九四二年因戰事中斷學業,回到上海,就讀於聖約翰大學文學系四年級,兩個月后輟學。先以英文,繼以中文從事寫作。此后除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一年曾受聘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外,一直過著賣文為生的生涯。一九五二年以繼續學業為由遷居香港。一九五五年前往美國。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被發現逝世於洛杉磯住所,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的家庭背景與身世,對於她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影響。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母親的祖父黃翼升是長江水師提督,繼母則是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孫女。而他的父親成了一位遺老式的人物。張愛玲作品中濃重的没落貴族氣息大都來源於此。父親對她的中國古典文學教育,可能在她心靈上最早紮下傳統文化的根。父親的狂暴,家庭的不幸,又使得她深深體會到人生陰暗與悲哀的一面。而母親與她的關系,也與相親相愛所去甚遠。母親和姑姑的獨立自主,又使她感受到一種自由意識。 張愛玲的感情生活長期以...
趙丹,專職配音員。 喜馬拉雅尋找寶藏聲音“最佳代言獎”。《武漢莫慌,我們等你》旁白配音。 所讀篇目:張愛玲《天才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