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百科科普新專輯上線啦!
神話中的動植物|中國傳統故事|好玩的科普百科
每週一、週三、週五更新!立即收聽
海豚博士帶著小朋友們穿越時空,來到遠古的神話世界探險!
這里處處仙氣繚繞,神獸仙樹隨處可見:長相奇怪的四不像,瞬間就能翻山越嶺;根部長得像人的人參精,竟然會跑;美麗的紅狐狸,能變化成少女的模樣;
半人半魚的鮫人,浮出水面深情歌唱……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神仙世界啊!
不過,這所謂的四不像、人參精、紅狐狸、鮫人,怎麼越看越眼熟?
原來,它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
四年沉澱,凝煉精化!海豚百科全新推出傳統故事主題科普音頻專輯《神話中的動植物》,帶你揭秘神話世界里那些神獸仙樹的真身!
奇異的神話傳說,科學的自然知識,“聲”臨其境的講述,囊括神話世界的“超級明星”,呈現最奇特、最不可思議的自然世界。
滴……探險小分隊要出發了,趕緊上車吧!
傳說在上古時期,中山之神燭陰有一個兒子,名字叫“鼓”。他長著龍的身體,卻有著人的面孔。鼓看到人間的生死輪回,人們總是要痛苦地經歷生離死别,非常同情他們,於是就在欽鳥的幫助下,從天神葆江那里盜取了不死仙藥。只是,在葆江追趕糾纏他們的時候,鼓和欽失手將葆江給殺死了。東窗事發后,鼓和欽都被天帝責罰償命,而欽心中怨念不散,死后他就變成了一只大鶚。這大鶚有著虎爪鷹身,看上去十分威猛。而且,據說只要它出現在世上,世上就一定會發生大的戰亂。 神話傳說中的鼓,因不忍人們經歷生死輪回而去盜藥,闖下大禍后被罰償命,令人印象深刻;而他死后化身而成的大鶚,竟然能預示戰亂,也很讓人好奇。那麼,這種鳥真的存在嗎?
天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異獸。據說它住在天上,十分淘氣,常常追著太陽、月亮玩耍,還總愛把日月吞進肚子里再吐出來,所以古代民間常有“天狗食日”“天狗吞月”的傳說。其實通過現代科學,我們已經知道,所謂的“天狗食日”“天狗吞月”,只是古人不了解“日食”“月食”等自然現象,而提出的一種頗具玄幻色彩的假想,天上根本没有吞食日月的天狗存在。不過,在我國青藏高原3000米到5000米的高寒地帶,有一種動物,向來被看作是西藏人的護衛犬和保護神,還有著“天狗”的美譽,這種動物就是藏獒。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吧!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天之四靈之一,與青龍、白虎、玄武合稱為四方神,這四方神分别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其中,朱雀代表的就是南方了,古人認為,南方屬火,所以在傳說中,朱雀一直都是以“通體火紅的鳥”這種形象出現。 在自然界中,紅色的鳥其實有不少,像紅鹮、火烈鳥、紅衣鳳頭鳥、血雀等鳥類,都因令人驚豔的紅色羽毛而出名。那麼,到底誰才是朱雀的原型呢?快來聽聽海豚博士的答案吧!
在希臘神話傳說中,納西索斯是世界上最俊美的少年,無數少女對他一見傾心。然而,高傲的納西索斯卻總是對她們不屑一顧。美麗的山中女神厄科因為被他無情拒絕,而傷心消彌,最終只剩下憂鬱的聲音在山谷中回蕩。報應女神娜米西斯看不過眼,決定懲罰這個冷酷無情的少年。她讓納西索斯愛上了他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納西索斯癡迷於自己美麗的容顏,每天都在水邊盯著看,還因為想要擁抱自己的影子,投水溺亡。他死后,便化為了孤傲的水仙花,盛開在有水的地方,但仍然不忘注視自己的倒影。 美少年因為愛上自己的倒影而化身成水仙,這個故事實在是傳奇。雖然並不可信,但是也讓我們對水仙花充滿了好奇。那麼,有著“自戀之花”稱號的它,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快來了解一下它吧!
提到“黃鼠狼”,大家一定都會想起“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這句歇后語。因為這句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黃鼠狼詭計多端、善於偽裝,並不討人喜歡,不過在古代,黃鼠狼這種動物,可不僅僅是狡猾的化身,它還帶有許多奇幻色彩呢。 在民間傳說中,有些地方將黃鼠狼稱為是“黃大仙”,列入“五大仙”的行列,所謂的“五大仙”,分别指的是狐狸、蛇、刺蝟、老鼠和黃鼠狼,古人認為,這五種動物可以通過修煉獲得妖力,具有奇異的能力,而黃鼠狼會“附身”,操縱人的心智,使人精神錯亂、舉止異常,所以還有人為求安泰,供奉黃鼠狼的牌位。 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思想,所謂“五大仙”只是民間傳說,真正的黃鼠狼以及其他的四個動物都没有所謂的奇特能力。不過,它也並不像現代人所認為的那麼狡猾,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真實的它吧!
在古籍《嶺表錄異》中,記載了一種叫做“海鰌(qiū)”的神奇動物。據說,它是海洋中最大的動物,身形大如山島,能吞下船。曾有人在海上看到過十余座若隱若現的山島,后來才發現那其實是海鰌的背,可想而知它的身軀有多龐大了。根據記載,這海鰌(qiū)呼吸的時候還會帶起水汽,水噴到空中,風一吹,散落開來,就像下雨了一樣,十分奇特。 古代的人們因為對海洋生物不夠了解,所以覺得這海鰌十分神秘。但小朋友們聽完它的特征,一定能猜到它的現實原型。快來了解一下吧!
在古籍《本草綱目》中,曾經記載過一種叫做“蚊母鳥”的奇特鳥類,據說它的叫聲如同人的嘔吐聲,非常難聽,當它把嘴巴長大的時候,還能口吐蚊蟲,每次能吐出一到兩升活蚊子來,所以被叫做“蚊母鳥”。鳥類嘴里能吐出蚊子,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自然界中,“蚊母鳥”卻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它並不是傳說中的“蚊子的母親”,而是蚊子的天敵。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快來聽海豚博士的音頻吧!
虎年,來聽聽老虎的故事吧!
鯪鯉,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關於它,流傳著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說是在北魏時期,有一個叫“高佑”的人,他博覽群書,知識非常淵博。在他入朝做官后,有一次有人在兗州抓到了一只鱗甲異獸獻給皇帝,當時朝廷里没有人認識這種長相奇怪的動物,於是皇帝就詔問高祐。高佑回答說:這種異獸是鯪鯉,它是三吳地區的特產,其他地方都没有。在那時,北魏正意圖向東南地區擴張,瑞獸現世,似乎在預示戰爭必勝。皇帝聽說這是瑞獸,龍心大悅,於是嘉賞了高祐。 這個故事中的鯪鯉,因為產地特殊,出現的時機巧合,讓認出它的高佑獲得了獎賞,因而頗具傳奇性。而在其他古籍中,它還被稱為“龍鯉”、“石鯪魚”等,也很有奇幻色彩。其實鯪鯉並不神秘,如果小朋友們能夠穿越到北魏,接受皇帝的詔問,也一定能夠認出它來,並且獲得嘉獎,因為這傳說中的鯪鯉,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呢!快來了解一下它吧!
鮨魚,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異獸。據古籍《山海經》描述,它是一種像魚又像狗的動物,長著魚身魚尾,卻有著一個狗頭,叫起來的聲音像嬰兒一樣,據說吃了它的肉,還可以治療驚風癲狂病。 魚長著狗頭,這聽上去實在奇怪,但並非完全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動物,就和傳說中的鮨魚極為相似,被認為是鮨魚的原型。它是誰呢?快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