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覽
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雲,字伯安,號陽明,又號樂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書王華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仕於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歷任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禦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接連平定南贛、兩廣盜亂及宸濠之亂,因功獲封新建伯,成為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兩位是靖遠伯王驥和威寧伯王越)。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書、左都禦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歲。明穆宗時追贈新建侯爵,諡號“文成”。萬歷十二年(1584年)從祀於孔廟。
王守仁之學以“心”為宗,他以“心”為宇宙本體,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斷言“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倡言“知行合一”說,后專主“致良知”說,認為“良知”即“天理”,強調從內心去體察天理。 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王守仁的陽明心學后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傳世。
《傳習錄》是哲學著作,由王陽明的門人弟子對其語錄和信件進行整理編撰而成。王陽明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查看更多
聲音
310聲音
傳習實錄:前言
6min
徐愛錄:01.處處有仁愛
11min
徐愛錄:02.善乃心之本體
7min
徐愛錄:03.萬事求心之理01
7min
徐愛錄:04.人心之孝
11min
徐愛錄:06.格物致知01
6min
徐愛錄:06.格物致知02
8min
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