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由於近期的工作安排,專輯內容暫時停止日更,每週會更新一集完整版經文,謝謝大家對專輯的支持,還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注專輯,我們會儘快恢復更新。
誦讀佛經
修身、行持、處世、待人、乃至覺悟和解脫
在忙碌的生活中清心精修,獲得平靜與療愈
精選最經典的佛教典籍
《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學佛或研究佛教,均可從此入手,之后再循序漸進,對整個中國佛教作進一步深入的了解與研究。
了解佛教文化,培養佛學素養
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佛教者也日漸增多
要了解和研究佛教,首先得研讀佛典
古人說讀經如同過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標,才能順利抵達彼岸。
爐香讚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儘,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儘,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duǒ),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guà ài ),無罣礙, 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回向偈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nbs...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香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發原文 稽首三界尊 皈命十方佛我今發宏願 持此藥師經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儘此一報身 同生琉璃國親覲大慈父 殷勤聞真諦學習獅子吼 回返娑婆地度眾脫苦海 弘法利群迷 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讚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
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香讚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蓮池讚蓮池海會 彌陀如來 觀音勢至坐蓮臺 接引上金階 大誓弘開 普願離塵埃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週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唐.於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 【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别.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叢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儘.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讚地藏菩薩...
卷中唐.於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地獄名號品第五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說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之事。仁者,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有大地獄,號極無間。 又有地獄,名大阿鼻;復有地獄,名曰四角;復有地獄,名曰飛刀;復有地獄,名曰火箭;復有地獄,名曰夾山;復有地獄,名曰通槍;復有地獄,名曰鐵車;復有地獄,名曰鐵床;復有地獄,名曰鐵牛;復有地獄,名曰鐵衣;復有地獄,名曰千刃;復有地獄,名曰鐵驢;復有地獄,名曰烊銅;復有地獄,名曰抱柱;復有地獄,名曰流火;復有地獄;名曰耕舌;復有地獄,名曰銼首;復有地獄,名曰燒腳;復有地獄,名曰啖眼;復有地獄,名曰鐵丸;復有地獄,名曰諍論;復有地獄,名曰鐵鈇;復有地獄,名曰多嗔。 地藏白言:仁者,鐵圍之內,有如是等地獄,其數無限,更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火狗地獄、火馬地獄、 火牛地獄、火山地獄、火石地獄、...
卷下唐.於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雲何?唯願世尊為我說之。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吾今於忉利天宮一切眾會,說閻浮提布施校量功德輕重,汝當諦聽,吾為汝說。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願樂欲聞。 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刹利、大婆羅門等,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喑啞,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諭,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布施,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
爐香讚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劫賓那、尊者大住、尊者大淨志、尊者摩訶週那、尊者滿願子、尊者離障、尊者流灌、尊者堅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樂、尊者善來、尊者羅雲、尊者阿難,皆如斯等上首者也;又與大乘眾菩薩俱,普賢菩薩、妙德菩薩、慈氏菩薩等,此賢劫中一切菩薩;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
曹魏康僧鎧譯 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
佛說四十二章經—— 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 同譯 香 讚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佛說四十二章經 —— 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 同譯 經序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悅之。明日問群臣,此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輕舉能飛,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即遣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在第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於是道法流布,處處修立佛寺,遠人伏化願為臣妾者。不可稱數。國內清寧,含識之類,蒙恩受賴,於今不絕也。 序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 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