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儘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中可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曾國藩作為清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對書信格式極為講究,顯示了他恭肅、嚴謹的作風。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后於廿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週家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千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千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家眷之說,鄭小珊現無回信。伊若允諾,似儘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后於廿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週家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千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千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家眷之說,鄭小珊現無回信。伊若允諾,似儘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后於廿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週家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千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千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家眷之說,鄭小珊現無回信。伊若允諾,似儘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后於廿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週家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千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千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家眷之說,鄭小珊現無回信。伊若允諾,似儘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
男國藩跪稟父親母親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漢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紙行,不知已收到否?后於廿一日在漢口開車。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車六輛,男占三輛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歲。正月初二日開車,初七日至週家口,即換大車。雇三套篷車二輛,每套錢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開車,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擱四天,獲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於是日三更趁風平浪靜徑渡黃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氣亦好,惟過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長郡會館卸車。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橫街千佛庵。屋四間,每月賃錢四千文,與梅、陳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聯會,間日一課。每課一賦一詩謄真。初八日是湯中堂老師大課,題“智若禹之行水賦”,以“行所無事則智大矣”為韻;詩題“賦得池面魚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課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過一二人,梅、陳二人皆正月始到。岱雲江南、山東之行無甚佳處,到京除償債外,不過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頗好。接家眷之說,鄭小珊現無回信。伊若允諾,似儘妥妙;如其不可,則另圖善計,或緩一二年亦可,因兒子太小故也。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
祖父大人萬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第六號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孫男等平安如常,孫婦亦起居維慎,曾孫數日內添吃粥一頓,因母乳日少,飯食難喂,每日兩飯一粥。 今年散館,湖南三人皆留,全單內共留五十二人,僅三人改部屬,三人改知縣。翰林衙門現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謂極盛。琦善已於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諭派親王三人、郡王一人、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會同審訊,現未定案。梅霖生同年因去歲咳嗽未愈,日內頗患咯血。同鄉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縣城發信已經收到,正月二十五信至今未接。蘭姊以何時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絕無解危之處,則二伯祖母將窮迫難堪,竟希公之后人將見笑於鄉里矣。孫國藩去冬已寫信求東陽叔祖兄弟,不知有補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難噓枯回生 【噓枯回生:比喻將至之人有望起死回生。】 ! 伏念祖父平日積德累仁,救難濟急,孫所知者已難指數。如廖品一之孤、上蓮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羅巷、樟樹堂各庵,皆代為籌畫,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為調停,旋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而況楚善八叔同胞之親、萬難之...
祖父大人萬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第六號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孫男等平安如常,孫婦亦起居維慎,曾孫數日內添吃粥一頓,因母乳日少,飯食難喂,每日兩飯一粥。 今年散館,湖南三人皆留,全單內共留五十二人,僅三人改部屬,三人改知縣。翰林衙門現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謂極盛。琦善已於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諭派親王三人、郡王一人、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會同審訊,現未定案。梅霖生同年因去歲咳嗽未愈,日內頗患咯血。同鄉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縣城發信已經收到,正月二十五信至今未接。蘭姊以何時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絕無解危之處,則二伯祖母將窮迫難堪,竟希公之后人將見笑於鄉里矣。孫國藩去冬已寫信求東陽叔祖兄弟,不知有補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難噓枯回生 【噓枯回生:比喻將至之人有望起死回生。】 ! 伏念祖父平日積德累仁,救難濟急,孫所知者已難指數。如廖品一之孤、上蓮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羅巷、樟樹堂各庵,皆代為籌畫,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為調停,旋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而況楚善八叔同胞之親、萬難之...
祖父大人萬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第六號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孫男等平安如常,孫婦亦起居維慎,曾孫數日內添吃粥一頓,因母乳日少,飯食難喂,每日兩飯一粥。 今年散館,湖南三人皆留,全單內共留五十二人,僅三人改部屬,三人改知縣。翰林衙門現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謂極盛。琦善已於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諭派親王三人、郡王一人、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尚書會同審訊,現未定案。梅霖生同年因去歲咳嗽未愈,日內頗患咯血。同鄉各京官宅皆如故。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縣城發信已經收到,正月二十五信至今未接。蘭姊以何時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絕無解危之處,則二伯祖母將窮迫難堪,竟希公之后人將見笑於鄉里矣。孫國藩去冬已寫信求東陽叔祖兄弟,不知有補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難噓枯回生 【噓枯回生:比喻將至之人有望起死回生。】 ! 伏念祖父平日積德累仁,救難濟急,孫所知者已難指數。如廖品一之孤、上蓮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羅巷、樟樹堂各庵,皆代為籌畫,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無策、計無復之者,得祖父善為調停,旋乾轉坤,無不立即解危,而況楚善八叔同胞之親、萬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