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 十五年 01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亦賞士伯以瓜衍之縣。曰:“吾獲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喪伯氏矣。”羊舌職說是賞也,曰:“《週書》所謂‘庸庸祗祗’者,謂此物也夫。士伯庸中行伯,君信之,亦庸士伯,此之謂明德矣。文王所以造週,不是過也。故《詩》曰:‘陳錫載週。’能施也。率是道也,其何不濟?” 02晉侯使趙同獻狄俘於週,不敬。劉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
宣公 十五年 01王孫蘇與召氏、毛氏爭政,使王子捷殺召戴公及毛伯衛,卒立召襄。 02秋七月,秦桓公伐晉,次於輔氏。壬午,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及雒,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 03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爲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
宣公 十五年 潞子嬰兒之夫人,晉景公之姊也。酆舒爲政而殺之,又傷潞子之目。晉侯將伐之。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儁才,不如待後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儁才雖多,何補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棄仲章而奪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傷其君目,五也。怙其儁才,而不以茂德,滋益罪也。後之人或者將敬奉德義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不討有罪,曰‘將待後’,後有辭而討焉,毋乃不可乎?夫恃才與衆,亡之道也。商紂由之,故滅。天反時爲災,地反物爲妖,民反德爲亂,亂則妖災生。故文,反正爲乏,盡在狄矣。”晉侯從之。六月癸卯,晉荀林父敗赤狄於曲梁,辛亥,滅潞。酆舒奔衛,衛人歸諸晉,晉人殺之。
宣公 十五年 夏五月,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棄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時僕,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牀,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華元爲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宣公 十五年 使解揚如宋,使無降楚,曰:“晉師悉起,將至矣。”鄭人囚而獻諸楚。楚子厚賂之,使反其言。不許。三而許之。登諸樓車,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將殺之,使與之言曰:“爾既許不穀,而反之,何故?非我無信,女則棄之。速即爾刑!”對曰:“臣聞之,君能制命爲義,臣能承命爲信,信載義而行之爲利。謀不失利,以衛社稷,民之主也。義無二信,信無二命。君之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無霣,又可賂乎?臣之許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祿也。寡君有信臣,下臣獲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歸。
宣公 十五年 01十五年春,公孫歸父會楚子於宋。 02宋人使樂嬰齊告急於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宣公 十四年 01冬,公孫歸父會齊侯於穀。見晏桓子,與之言魯,樂。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懷於魯矣。懷必貪,貪必謀人。謀人,人亦謀己。一國謀之,何以不亡?” 02孟獻子言於公曰:“臣聞小國之免於大國也,聘而獻物,於是有庭實旅百;朝而獻功,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貨,謀其不免也。誅而薦賄,則無及也。今楚在宋,君其圖之!”公說。
宣公 十四年 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殺之。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宣公 十四年 01十四年春,孔達縊而死,衛人以說於晉而免。遂告於諸侯曰:“寡君有不令之臣達,構我敝邑於大國,既伏其罪矣。敢告。”衛人以爲成勞,復室其子,使復其位。 02夏,晉侯伐鄭,爲邲故也。告於諸侯,蒐焉而還。中行桓子之謀也,曰:“示之以整,使謀而來。”鄭人懼,使子張代子良於楚。鄭伯如楚,謀晉故也。鄭以子良爲有禮,故召之。
宣公 十三年 01十三年春,齊師伐莒,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 02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蕭也。君子曰:“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03秋,赤狄伐晉,及清,先縠召之也。 04冬,晉人討邲之敗與清之師,歸罪於先縠而殺之,盡滅其族。君子曰:“‘惡之來也,己則取之’,其先縠之謂乎!” 清丘之盟,晉以衛之救陳也,討焉。使人弗去,曰:“罪無所歸,將加而師。”孔達曰:“苟利社稷,請以我說,罪我之由。我則爲政,而亢大國之討,將以誰任?我則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