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覽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的紀傳體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6]
《三國志》由《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部分組成,共六十五卷。曹丕廢漢薄魏,蜀漢與吳亦相繼稱帝。陳壽從歷史實際出發,用“三國”命名,並分國編纂,記述這一時期的歷史,在紀傳體斷代史中别創一格。《三國志》中,《魏書》居前,魏帝稱“帝”,其傳為“紀”;《蜀書》《吳書》居后,蜀、吳之帝稱“主”,其傳為“傳”。但陳壽又正視三國時期魏、蜀、吳地位等同的歷史事實,蜀、吳之主的傳與魏之帝紀采取相同的記事方法,都采用紀傳體“本紀”編年記事體例。《三國志》實際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184年)到三國結束(280年)將近一百年的歷史。《三國志》善於敘事,文筆簡潔,當時人就稱陳壽有良史之才。因此,陳壽撰《三國志》問世后,其他各家記載三國史事的著述相繼銷聲匿跡,獨
查看更多
聲音
467聲音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1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2
2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3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4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5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6
2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7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8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09
3min
1001三國志-魏書武帝紀-10
3min
1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