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週興嗣編纂,他將王羲之碑拓上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合成了一篇對仗工整、脈絡清晰的長文,可見古人的文學底蘊之深厚。
相傳,週興嗣為編寫這篇長文,在一夜之間,須發全白。正因為有前朝古人的嘔心瀝血,才有了我們今天有幸拜讀的這篇文學經典。
《千字文》全文分為四個部分:自然科學、人文倫理、華夏歷史、人生哲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天是深青色的,地是灰黃色的,宇宙形成之初是無邊無際的混沌狀態。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太陽東升西落,月亮圓了又缺,滿天的星辰有序地布滿在無邊的空中。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寒暑循環變換,四季交替;秋天是收割的季節,冬天則忙著將糧食儲藏起來。 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積累數年的閏余並成一個月,放在閏年里;古人還用六律六呂來確定一年當中的二十四節氣。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水蒸氣向上升騰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就凝結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黃金產自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侖山崗。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所有寶劍中最有名的寶劍叫“巨闕”,最貴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薑。 所有水果中,最珍貴的是李子和柰子,所有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和薑。 海鹹河淡,鱗潛羽翔。 海水鹹,河水淡;魚兒在水中潛遊,鳥兒翱翔於天空。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這都是上古時代的帝皇官員。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人們先創造了文字,然后才開始穿衣裳(上衣下裳)。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唐堯、虞舜英明無私,主動把君位禪讓給功臣賢人。 吊民伐罪,週發殷湯。 安撫黎民百姓,討伐罪孽深重的暴君,是週武王姬發和商君成湯。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賢君身坐朝廷,向大臣們詢問治理國家的道理,垂衣拱手,毫不費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績彰著。 愛育黎首,臣伏戎羌。 這些君王愛撫、體恤老百姓,使得四方各族人都歸附向往。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 無論是遠的還是近處的都統一在一起,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帖帖地歸順於他的統治。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鳳凰在竹林中歡快地鳴唱,小白馬在草場上悠閒自在地吃草。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賢明的君王的教化,澤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澤遍及天下百姓。
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種基本物質構成的,一言一動都要符合“即仁、義、禮、智、信”。 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恭蒙父母親生養愛護,怎麼能夠輕易地去損害它、毀壞它呢。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嚴謹的貞婦潔女,男子要效仿那些才德兼備的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