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聞軼事檔案|十分鐘解密
4min2023 APR 24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有一次,在北京的榮格心理學培訓課上,研究榮格的著名學者申荷永教授講了榮格和弗洛伊德爭論時書架爆響的故事。正在聽他講話的筆者,突然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圖畫:弗洛伊德和榮格在爭論時,有一個人腹部有一條翻滾的大蛇,胸部有一個像藏密中的男女雙修歡喜佛那樣的佛像,大蛇噴出的火在下面灼燒著橫隔膜,而雙修歡喜佛像的光在上面曬著橫隔膜,被加熱的橫隔膜變得通紅——這熱量讓書架的木板被灼烤得越來越干,終於爆裂開來。 筆者意識到,大蛇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本能的象征,雙修歡喜佛像是榮格所說的精神性的象征,而橫隔膜感應到書架,也許正是那書架爆裂的原因——當然,也許我們可以說,筆者想象出這個圖畫只是一個巧合,不過,也許這也不是巧合而是一個共時性?因為,它有意義。 誰知道呢? 榮格把共時性描述為“兩種或兩種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長的巧合,其中包含著某種並非意外的或然性東西”。事件之間的聯系不是因果律的結果,而是另一種榮格稱之為非因果性聯系的原則,其決定性因素是意義,是來自個人的主觀經驗:各種事件以意味深長的方式聯系起來,即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活動之間、無形與有形之間、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的聯系,而非只是巧合。 榮格認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