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力:365天精讀文學名著003|《偷書賊》:什麼書才是我們的“預言書”?
26min2018 JAN 22
詳細信息
聽前思考 為什麼說偷書賊不是在偷書而是在救書,同時在救自己,救别人;在治愈自己,也在治愈别人? 為什麼這個死神講述的故事,卻處處透露著生命和生存的氣息? 為什麼說死亡是個偉大而善意的提醒? 為什麼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會說,“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什麼書才是我們的“預言書”? 書籍如何幫助我們確立自己的“風格”? 又如何讓我們成為優秀的“擷取文字的人”? 書中金句 守護:一種出於信任和愛的行為,通常只有孩子才能辨别真偽。 他琴藝出眾,不是因為技藝純熟,而是他的琴聲中流露出的熱情能感染人,哪怕他彈錯了也絲毫不會影響這種感覺。 她抑揚頓挫地朗讀著這本書,她的身體里有一個聲音在發出一個個音符。這就是她的手風琴。翻書的停頓讓他們急不可耐。偷書賊看到了文字的力量—這些文字立在書上,催促她讀下去。 最優秀的擷取文字的人是那些懂得文字的真正力量的人。因為她知道如果没有文字,一個人該是何等的脆弱。 “我害怕,”他說,“我怕我會再次長睡不醒。”莉塞爾十分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