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九點半FM|睡前陪你讀書|心靈滋養
14min1 w ago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最近看到的一句話,警醒了很多人:“選伴侶,不要只看誰對你好,而是看TA本來好不好。”在評論區,有人寫下自己的經歷:“他追我時什麼都好,體貼、細心、秒回消息。但在一起后我才發現,他的溫柔只是手段,他的情緒像地雷,一不小心就被點炸。”也有人說:“他很好,但我總在關系里感到不安。他對我好,卻讓我越來越不像自己。”這大概也是許多人的戀愛縮影——從“TA對我真的很好”,到“和TA一起我怎麼變得小心翼翼的”,再到“我終於明白,TA不是那個能讓我安心的人”。我們常以為,愛一個人最重要的是“TA有多愛我”,但越來越多的人在現實中體會到:愛不能代表一切,伴侶的“ 人格底色 ”才是決定一段關系能不能長遠的基礎。心理學家Karen Horney曾指出: 一個人最基本的安全感,來自TA內在的人格穩定性,而不是外在給予的“好”。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一個人“對你好”並不等於TA是“好的人”?怎樣看清一個人真正的“情感底色”?選擇人生伴侶時怎樣才不會“看走眼”?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TA“對你好”,並不等於是“好的人”? 在一段關系中,很多人一開始都容易被“TA對我多好”所打動: 節日會給你準備驚喜、下雨會給你送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