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海涅說過: “我寧願用一小杯的真愛,織成一個美滿的家庭;不願用幾大船的家具,組成一個索然無趣的家庭。” 家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是我們堅強的后盾,也是我們前進的力量。 我們和家的關系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 美國政治家林肯說: “親人不睦家必敗。” 好的家庭一定是相互平等,互不虧欠,才能和睦幸福。 夫妻之間互不相欠,愛意更濃 兩個人能從茫茫人海相遇相知,走入婚姻,攜手到白頭,這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然而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整日待在一起就夠了,還需要維護好感情,婚姻才能長長久久,讓兩個人都處在一個情感舒適狀態。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這樣形容婚姻: “生活是雙方共同經營的葡萄園,兩人一同培植葡萄,一起收獲。” 男人跟女人的結合,是一個家庭成立的基礎,互相你來我往,為共同的小家付出,才能讓小日子越過越順,感情也隨之升溫。 “科學之光”嚴濟慈先生,一生致力於光學研究領域,他能把精力高度集中在研究上,離不開妻子張宗英的默默支持。 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嚴濟慈大部分的時間泡在實驗室里,每當有人來找他,張宗英總說: “他除了吃飯、睡覺在家,星期天也在實驗室。” 家里大小事宜都由張宗英一肩挑,洗衣、做飯、打掃…...
一個總有“小意外”的地方 如果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較弱,父母不妨帶著孩子多去大自然中遊玩。 很多父母總是想把一切都為孩子安排好,反而會讓孩子在面對不符合自己預期的“意外”時,感到恐懼和焦慮。大自然,就是教孩子“習慣意外”最好的地方。 比如,父母帶著孩子出去爬山,因為突然下雨無法繼續。孩子失落的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哇!下雨啦!正好,我們穿上雨衣去感受下吧!”孩子會發現,原來就算原定計劃無法實現,仍然可以享受生活中的“小意外”。 多接觸大自然,還能讓孩子們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高山、河流、大海、各種不同的植物、可愛的小動物……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孩子的視野寬闊了,心胸也就寬廣了。 在大自然中,我們總會遇到些“小麻煩”,比如淋濕了衣服、覺得累了、天氣突變等等,其實都不是壞事。這就像在給孩子的心態“練肌肉”,練得多了,心里的“小肌肉”就越來越壯。以后孩子們再遇到困難,就不會大哭大鬨,而是會想:“没關系,我再試試看!” 一個要跟别人打交道的地方 “情商”這個詞聽起來挺復雜,說白了,就是懂自己,也懂别人。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開心,也看得懂别的小朋友是高興還是難過。這本事可不是看書就能...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語言承載著能量,能夠溫暖人心,也能激發力量。 在眾多言語中,有一種蘊含著無窮的能量——感謝。 常把感謝的話掛在嘴邊,不僅能給週圍人帶來能量,也能讓心靈得到滋養。 01 感恩父母的養育 《勸孝歌》有言:“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父母的恩情比山還重、比海還深,我們一生都難以報答。 作家畢淑敏的母親年輕時,為家庭辛勤付出,從來没能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 畢淑敏心里一直埋藏著一個願望: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帶母親出去走一走,親眼看看書中和電視里提到的那些地方。 2010年,她推掉所有工作,陪年邁的母親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 她們去了俄羅斯,在紅場漫步;去了北歐,領略獨特的峽灣風光;甚至遠赴非洲,體驗壯闊的自然景觀。 一路上,畢淑敏充當導遊和護士,悉心照料母親的飲食起居,放慢腳步,完全以母親的節奏和興趣為中心。 在埃菲爾鐵塔下,80歲的母親像個孩子般雀躍,畢淑敏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 父母,是人生最大的福田。 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一定會有無儘的厚福。 02 感激朋友的陪伴 《詩經》有言:“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成年人的友誼,不一定要時時聯系,卻能做到彼此惦...
《誠齋詩話》中講:“飽知世事慵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人生海海,總會與形形色色的人相交。 很多時候,相處不好不是因為說得太少,恰恰因為說得太多。 多少關系,毀於交淺言深;多少情誼,斷於口無遮攔。 真正的處世智慧,不是能說會道,而是懂得何時開口。 守住嘴,才能守住自己的福氣。 言多易失,話說太滿惹是非 《菜根譚》中寫道:“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 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也能敗事。 與人交往,說得越多,暴露的弱點就越多;聊得越深,埋下的隱患就越深。 言語一旦出口,便覆水難收。 有時候,說者或許無意,聽者卻有心。 話到嘴邊留三分,既是保護自己,亦是尊重他人。 唐代曾有一位官員,生性喜好言談,常於宴會交遊間議論他人。 某次赴宴之時,他隨口感歎了幾句措辭嚴厲的批評,又談及某位同僚處事過於嚴苛,不近人情 他自認只是席間私語,並無忌諱,卻未留意座中有人默記其言。 不久之后,他的議論被人添枝加葉,曲折傳到了那位同僚的耳中。 對方深感羞辱,二人由此結怨。 有一次,他的一些言論被政敵得知,那位同僚添油加醋后借機參劾。 最終,該官員被貶到偏遠地區,仕途再無起色。 從此...
有人曾問金牌培訓師李鋒:如何判斷一段關系的好壞? 李鋒回答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這段關系是否旺你,是否讓你感到愉悅和充實。” 人這一生,會有很多人走進你的生命。 糟糕的關系,只能折磨你的身心,消耗你的能量,給你帶來不幸與痛苦。 一段真正健康的感情,則會源源不斷地給你力量。 多靠近那些旺你的人,你才能得到更多活力和養分,讓自己變得更好。 01 讓你開心的人,是來旺你的。 作家馬德曾說過,凡是讓你開心的人,都是你人生中最寶貴的解藥。 現實里,每個人都會遭遇苦難與不幸。 當你陷於痛苦而愁眉不展的時候,那些能讓你快樂的人,就是來救贖你的。 史鐵生曾在文章里談及好友孫立哲。 兩人本是中學同學,初中還没讀完,他們就一起來到陝北農村插隊。 鄉下的生活異常清苦,史鐵生經常哀怨歎氣,鬱鬱寡歡。 而孫立哲卻總是眉眼帶笑,拉著愁眉苦臉的他,去捉魚蝦,掏鳥窩,玩遊戲。 在史鐵生苦悶之時,孫立哲就像一束光,照進了他的世界,溫暖他的心田。 后來,史鐵生因病癱瘓,年紀輕輕,便要與輪椅相伴一生。 遭逢如此打擊,他一下子就陷入絕望當中。 他整日躲在屋內獨自難過,不說一句話,也不願意出門。 這時,孫立哲每天都...
人生這條道路,蜿蜒曲折,還有許多岔道口。 選擇在哪一條岔道前行,過的就是哪一條岔道的人生。 可以說,每一個選擇,都是命運的巨變。 羅振宇在《躍遷》的序言中寫道: “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 只有梯子搭對了牆,努力爬才有意義。”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 面對生活迷惑,選擇及時止損還是繼續前行,關乎的是你的整個人生。 掙脫虛榮束縛,放下面子賺錢 作家亦舒曾說: “你越是在意面子,它就會越發沉重,越發讓你寸步難行。” 面子,只是一張華而不實的面具。 真正的面子,需要里子支撐。 没有里子,用虛榮掩蓋的面子也會成為笑柄。 強者,從來不在乎面子。 短視頻博主@毛傑,曾經是一家牛排店老板。 牛排店生意火爆,讓年紀輕輕的他在短時間內就實現了自己的小夢想。 可后來,牛排店因各種原因倒閉,一夜之間,風光無限的老板成了無業遊民。 毛傑痛定思痛,最后選擇做外賣配送員。 也是骨子里的不甘和執著,他想重新磨練自己。 所以,儘管當時生活拮據,他也没問家里拿錢。 為確保第二天有飯吃,他抽時間做一些可以即時結算工錢的散單。 他從擁有幾十名員工的老板,成為“為一天飯錢而發愁”的外賣小哥。 ...
《弟子規》有言:“凡取與,貴分曉。” 人生路上,我們總在接納與拒絕間徘徊。 有人送來關懷,亦有人遞來負累。 真正的智慧,是分清哪些該珍視,哪些該婉拒。 今天要說的這2樣“東西”,你若不懂拒絕,終會拖累自己。 他人閒話,堅守本心 《增廣賢文》有雲:“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人這一生,難免被人議論。 有人當面誇讚,背后詆毀;有人表面關心,實則打探。 若把别人的閒話全裝進心里,日子便成了别人的戲臺,自己反倒活成了配角。 元朝至元年間,有個臨安青年週墨在市集擺攤修補古籍。 週墨修書極慢,每個動作都極其小心。 一日,鄰居王婆匆匆趕來,滿臉焦急地示意有人說閒話。 說他故意拖工期多要錢,還說他手藝差。 週墨正專注補書頁,聞言只抬眼頷首致謝,便低頭繼續。 王婆急得想勸他辯白,他卻只淡淡一笑,完全不在意。 此后閒話愈傳愈廣,路人經過常指指點點,週墨卻始終埋首修書,不聞旁聲。 半年后,一位老學者帶破損的宋代詩集尋來,多家書坊不敢接。 唯有週墨花兩個月將其修補完好,連模糊字跡都細心復原。 老學者驚歎不已,將此事告知京城藏書家。 很快,各地人慕名找週墨修書,攤位前排起長隊。 《荀子...
不知你有没有一種感受,因為生活的不確定性,我們時常陷入搖搖欲墜的不安中: 被工作折磨得痛苦不堪,甚至出現了失眠、頭痛等軀體反應,卻始終不敢辭職; 處在一段內耗式關系中,被另一半反復傷害,卻無法果斷離開,害怕承擔后果; 考研或考公,努力了多次也没考上,陷入自我否定的痛苦中,卻不甘心放棄…… 在這種擰巴的狀態下,精神內耗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 我明明很累,很想逃。但我不敢,我不能,我做不到。 久了你會發現:你越內耗,事情就變得越不順,就越覺得自己不幸。 而當你表現得什麼都不在乎、不想要了,主動遠離和放棄的那一刻,反而覺得“人生爽翻了”。 所以,壹心理想跟你說:不妨做個“間歇性冷漠”的人吧。 别誤會,不是讓你變得“無情無義”,而是當你很累很累的時候,允許自己遠離一切消耗你的人和事,你會發現—— 從你變“冷漠”的那一刻起,生活就順起來了,你想要的一切自然會來。 你不必照顧所有人的感受 你身邊有没有這樣的人,或者你就是這樣的人: 閨蜜心情不好來訴苦,哪怕自己也一堆煩心事,還是心軟地扮演傾聽者和安慰者; 朋友約你吃飯逛街,哪怕自己已經累到宕機,還是硬拖著疲憊的身體出了門; 和同事、領導不熟,哪怕並不想...
《道德經》 中有雲: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曾以為,擁有得越多越接近幸福。 走過半生,漸漸明白,世間没有恒定不變的事情,一切有終將化為無。 無,是生命的歸宿,讀懂了無,才讀懂了人生的本質。 心無雜念,寂靜清歡 喜歡這樣一種狀態,安靜的清晨,穿窗而來的風攜著晨鳥的啼鳴喚醒睡夢中的人兒。緩緩起身,推開窗戶,迎風舒展,開啟嶄新的一天。 閒暇的午后,獨自一人倚窗而坐,泡一杯清茶,翻開一頁書,伴著茶香嫋嫋與書香氤氳,覓得片刻的寧靜,享受生命的歡愉。 夏日的黃昏,漫步曠野,看落日余暉將天邊染成一抹絢爛的橙紅。 世界被披上一層橙紅,光影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調皮閃爍,給人間寄上一封唯美而浪漫的情書。 彼時,清淨自在,悠然閒適,心靜如水,歲月安然。 世事紛擾,生活瑣碎,現實的壓力像無形的浪,推著我們身不由己地向前。 於是,心也跟著浮躁起來,憂慮如影隨形。我們為過往的失誤遺憾懊惱,為身邊的人操心勞累,為還没到來的明天憂慮不安。 不知不覺間焦慮、抑鬱、失眠便纏上身,心里裝著太多事,難以專注當下,無暇感受身邊觸手可及的美好。 有人說:“世...
維護一份“思緒備忘錄” 我們的思緒有時像天上的雲朵,前一秒還清晰縈繞在腦海中的想法,下一秒可能就被瑣事衝散,再想捕捉時,只剩下模糊的碎片。維護一份“思緒備忘錄”,可以給那些易逝的想法一個安放之處。 突然湧起的情緒,或是靈光一閃的念頭,都可以隨手記錄下來。不用在意文字是否工整、邏輯是否清晰,只需忠實地呈現當下的內心。當你偶爾翻看時,會發現它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你內心的成長與變化。 那些曾經困擾你的情緒,在記錄與回望中會慢慢變得平和;那些曾經被忽略的美好想法,或許會在某個時刻重新綻放光彩,給你帶來新的啟發。 每天用一句話記錄自己的進步 我們常常會關注到自己未完成的目標,卻很少停下來,認真看看自己每天的小進步。其實,進步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成就,可能只是今天比昨天多堅持了一會兒,比昨天多學了一個小知識,比昨天更耐心地對待了一件事。 每天用一句話記錄自己的進步,是給生活增添一份小小的儀式感,也是給自己一份溫暖的鼓勵。比如“今天我聽到了一個很棒的觀點,這是我的進步”,又或者 “今天我克服了懶惰,按時完成了計劃,很棒”。 堅持記錄,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這麼多。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