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講通曉中國文化【歷史】一個太監、一袋糧食、一條鞭法
24min2020 DEC 9
詳細信息
前言 說大家事兒,講小故事,歡迎收聽由北京出版社出品的大家小書系列叢書解讀,我是開浩。 上節我們講了明朝那些比較有意思的皇帝,最后呢得出個結論,明朝之所以那麼多皇帝不靠譜,國家還能繼續維持的原因是朱元璋早期設計的政治體系太好,國家都被他打造成了一個精密的“永動機”。 所以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國家也能夠繼續去很好的運轉,但是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永動機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算是崇禎那麼勤快,也改變不了明朝終究走向滅亡的命運。 那這個機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明朝的時代背景(封建頂峰-資本萌芽) 想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了解另一個事情,那就是明朝到底是個什麼時代。 中學歷史書上提到過一個概念,叫資本主義萌芽,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呢代表著資本主義時代的來臨,也就是商品經濟的發展,聽不懂這這句没關系,后邊的能聽懂就行。 假設,有一個漁民,他每天勤勤懇懇抓魚,一天抓的魚只夠今天吃的,那他每天的事兒和其他動物一樣,刨食睡覺,醒了繼續刨食,這就是北宋之前的百姓生存狀態,大部分百姓吃不飽飯,就只能做一個没有感情的刨食機器。 后來,這個漁民發現網魚網的多,一週工作一天就行,於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