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精讀版|喜馬講書
18min2019 JUL 24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01 聽前思考

耶路撒冷為何如此重要?

耶路撒冷和三大宗教有何關系?

耶路撒冷都上演過哪些衝突紛爭?


02 書中金句

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屬於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於每個人的想象當中,這是這座城市的悲劇,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


人性本惡,所有文明道德和善,都是數千年不斷積累發展的成果。


在耶路撒冷,真相通常遠不如神話重要。


03 精華筆記

第一個部分:耶路撒冷與三大宗教有著怎樣的關系?


耶路撒冷歷史的基本框架:

一、猶太教、基督教還有伊斯蘭教的誕生與發展

二、三大宗教信徒之間的衝突

三、耶路撒冷與三大宗教的關系


猶太教:

1、公元前1000年,大衛統一猶太民族,定都耶路撒冷,大衛的后繼者所羅門建造聖殿,安放約櫃,聖城誕生。

2、公元前六世紀,巴比倫人攻破耶路撒冷,第一次摧毀聖殿,流放猶太人。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和聖殿。

3、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將巴勒斯坦納入囊中,羅馬人扶持的猶太人國王大希律王讓耶路撒冷成為希臘羅馬世界的一座雄偉奇觀。

4、公元70年,下層猶太宗教狂熱分子反抗羅馬統治,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攻破,第二次摧毀聖殿。

5、公元130年,羅馬皇帝哈德良拆毀耶路撒冷,再次流放猶太人。在今后將近兩千年的時間里,對於重建聖殿的期盼,成了猶太教的重要部分。


基督教:

1、公元30年代中期,猶太人耶穌在聖城耶路撒冷受難。

2、公元一世紀中期,使徒保羅在地中海東岸向外邦人傳播基督教。

3、公元四世紀,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耶路撒冷得到修繕,成為基督教的聖城。


伊斯蘭教:

1、根據伊斯蘭教的《聖訓》,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上七重天,得到啟示,成為繼摩西、大衛、所羅門和耶穌之后的先知,並相信末日審判只會出現在耶路撒冷。

2、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在傳說中先知得到啟示的地方,建造了阿克薩清真寺。耶路撒冷在穆斯林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確認。


第二個部分:耶路撒冷上演過哪些大規模的衝突呢?


圍繞耶路撒冷的衝突,與三大宗教分立有密切關系,其中兩個最有代表性:


 第一個衝突,十字軍東征,它的參與者,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

起因:

1、1004年,阿拉伯統治者捕殺基督徒,取締基督教的節日,在耶路撒冷關閉教堂,把它們改造成清真寺;  

2、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宣誓要征服耶路撒冷,解放在耶穌受難之處興建的聖墓大教堂。


過程: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勢力和伊斯蘭勢力,呈現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局面。來自歐洲的十字軍勢力,與穆斯林的王朝不斷鬥爭。


結局:1291年,歐洲基督徒在中東的最后一個據點,被穆斯林攻占,失去了宗教熱情的西歐基督徒,才徹底放棄對耶路撒冷的企圖。


第二個衝突,巴以衝突,是現代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的較量。        

起因:

1、猶太人流散全世界,成為少數民族;

2、近代反猶主義興起,猶太復國主義誕生。


過程:

1、猶太復國主義者返回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借助英帝國主義的幫助,準備在巴勒斯坦建立獨立國家; 

2、英國人在巴勒斯坦維持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平衡,在兩者之間相互應付,無意幫猶太人建國;

3、1947年,聯合國主持巴以分治,規劃耶路撒冷大區成立特别國際政權管理。


結局:

1、1948年以色列建國,阿拉伯聯盟入侵了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耶路撒冷大區被分割;

2、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占有全部耶路撒冷地區。猶太人和穆斯林的衝突延續至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