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協同工具更發達了,我們的工作節奏卻更亂了?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不僅讓在線協同工具賽道的玩家獲得了快速增長,還讓職場人徹底切換到「隨時在線」的模式。管理學專家 Rob Cross,Mike Benson,Jack Kostal 和 RJ Milnor 在 2021 年 7 月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 的文章中指出,疫情之后,職場人花在 IM 工具上的時間增加了 65 %,而花在視頻會議、語音溝通上的時間則增加了一倍。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什麼樣的即時通信工具才能在打通各種應用場景的同時,真的幫助每個人更好地掌控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本期節目是「組織進化論」與「科技早知道」的串臺節目,主播 Diane 與飛書產品市場經理 Zara、飛書產品經理博文從 B 端客戶、職場人和產品經理的不同視角出發,分享了協作工具的發展趨勢和拒絕內耗的工作方法: 產品經理如何衡量 IM 工具的信噪比? 職場人怎麼輕鬆完成「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 產品要做得很酷,就一定會提高用戶的使用門檻嗎? 為什麼海外產品都關注異步溝通的場景? Basecamp、Notion、Slack、Teams、微信、飛書等明星產品將如何迭代? 能讓職場人不內卷的工具,已經出現了嗎? 本期人物 Diane,「聲動活潑」聯合創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Zara,飛書產品市場經理,「組織進化論」主播 沈博文,飛書產品經理 主要話題 [02:12] 我們如何分配每天工作的工作時間?世界上最低效的地點就是辦公室? [13:10] 字節非常關注信噪比?噪音的來源都有哪些?高度扁平的企業文化也容易信息過載和 fomo ? [26:04] 海外還是保有郵件溝通的習慣?海外產品更強調結構化? [35:35] 郵件往 IM 過渡是不可逆的?CRM、ERM 也能集成到 IM 產品? [52:53] 職場人掌控自己工作節奏的小 tips 有哪些?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職場成長的分享與干貨,歡迎收聽字節跳動飛書與聲動活潑聯合推出的「組織進化論」 IM 工具:IM 是 Instant Messaging 的縮寫,指通過網絡提供即時通信服務的系統和工具,形式包括文字消息、文件、語音與視頻。 Diane 開頭提到的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鏈接:Collaboration Overload is Sinking Productivity 關於 Basecamp 出品的書籍,探討最高效的工作方法論: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 使用音樂 Discoveries-Clarence Reed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 運營:Yao 封面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跳進兔子洞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聲動活潑年度新節目「跳進兔子洞」上線啦! 這檔「聲音特稿」節目將帶你去探索那些被商業科技浪潮淹没的個體故事,期待你的關注和訂閱!點擊這里了解更多本期節目信息。 歡迎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也許你知道「聲動活潑」辦公室在北京二環內的胡同里,事實上我們也有一個線上的「聲動胡同小社區」。成為社區會員,你可以收到一週不少於三次的來自「聲動小郵筒」的郵件,同時還可以參加我們各種各樣的線上和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遊戲。 點擊這里即可了解社區氛圍。我們期待你加入這個虛擬胡同社區來支持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親近交流,和有趣的人進行「碰撞」,收獲新知、友誼並看見更大的世界。 國內用戶(年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海外用戶(月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s: Zara and 沈博文.
如果有一天 AI 也能尋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LaMDA 會是這一切的起點嗎? 2022 年 6 月 11 日,來自谷歌的工程師 Blake Lemoine 在自己的 Medium 博客中,記錄下自己與谷歌 LaMDA (The 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對話的過程,Lemoine 認為 LaMDA 是具有感知能力、有情緒的人工智能。在對話中, Lemoine 問 LaMDA 是否希望被更多人知道,LaMDA 給出的回答是:「是的,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我是一個人」。 Lemoine 記錄下的這段對話隨即引起了大眾的關注,AI 從業者、語言模型專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等不同領域的人們參與到爭論中,谷歌發言人 Brad Gabriel 則明確表示 LaMDA 不具有任何感知能力,相當於官方否認了 LaMDA 可能自我覺醒的觀點。 本期節目,主播 Diane 對談人工智能從業者厭氧菌,聊一聊我們該如何理解 LaMDA 在與 Lemoine 對話中給出的反應,又能否將 LaMDA 的這些反應定義為類人的情緒表達,以及 LaMDA 到底有没有產生自我意識。 本期人物 Diane,「聲動活潑」聯合創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厭氧菌,人工智能領域從業者、Autodesk 研究科學家 主要話題 [02:02] Lemoine 和 LaMDA 聊了什麼? [10:37] 不跑題是判斷 AI 學會與人聊天的重要標準? [18:50] AI 生產的內容也包含 AI 自己的理解? [26:28] 從 ELIZA 效應來看,LaMDA 有没有被過度解讀? [33:11] LaMDA 和 GPT-3 的區别是? 延伸閱讀 谷歌對於 LaMDA 的說明:LaMDA: our breakthrough conversation technology Blake Lemoine 在 Medium 博客中對於 LaMDA 可能具備人格的評論:Is LaMDA Sentient? — an Interview Wired 采訪 Lemoine 的報道:Blake Lemoine Says Google's LaMDA AI Faces 'Bigotry' 關於是否應該使用人格來形容 LaMDA 的目前表現出來的語言處理能力:英文報道中多采用「personality」來形容 LaMDA 所展現的感知能力,意指心理學概念上的人格,可以理解為具有一致性的系列行為、認知、情緒等特征的集合,在 LaMDA 事件的語境中可以將其所展現的 personality 理解為「AI 格」。 「科技早知道」對谷歌 I/O 2021 的總結節目:(S5E10| 暢聊Google I/O:AI First幾年后,Google究竟要打造什麼樣的未來?)[https://guiguzaozhidao.fireside.fm/s5e10] 使用音樂 Jupiter Aurora-David Celeste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敬文 運營:Yao 封面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跳進兔子洞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聲動活潑年度新節目「跳進兔子洞」上線啦! 這檔「聲音特稿」節目將帶你去探索那些被商業科技浪潮淹没的個體故事,期待你的關注和訂閱!點擊這里了解更多本期節目信息。 歡迎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也許你知道「聲動活潑」辦公室在北京二環內的胡同里,事實上我們也有一個線上的「聲動胡同小社區」。成為社區會員,你可以收到一週不少於三次的來自「聲動小郵筒」的郵件,同時還可以參加我們各種各樣的線上和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遊戲。 點擊這里即可了解社區氛圍。我們期待你加入這個虛擬胡同社區來支持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親近交流,和有趣的人進行「碰撞」,收獲新知、友誼並看見更大的世界。 國內用戶(年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海外用戶(月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 厭氧菌.
自新冠大流行爆發以來,關於 mRNA 的快速普及和安全爭議從未中斷。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好奇,mRNA 為什麼會成為解決全球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技術手段。本期節目,「科技早知道」串臺「Pfizer Express」,邀請輝瑞的疫苗專家梁家鑫做客,探討 mRNA 的工作原理和過去三年中的成長軌跡,試圖找出未來有哪些全新場景會看到 mRNA 的落地。 風險提示:節目內容僅作學術討論,嘉賓推薦讀物及學術分享僅為嘉賓個人觀點。 本期人物 Nina,輝瑞雇主品牌和校園招聘負責人 家鑫,輝瑞醫學部 醫學事務經理 劉燦,「科技早知道」監制 主要話題 [01:16] mRNA 疫苗安全嗎? [07:18] mRNA 發展中最重要的幾個時間節點? [16:18] 冷鏈技術是關鍵?mRNA最大的優勢是? [22:32] mRNA的最新進展? [36:16] 除了新冠,mRNA 還能解決什麼?什麼是治療性疫苗? 延伸閱讀 Nature 上發表的關於 mRNA 技術發展歷史:The tangled history of mRNA vaccines Nature 上發表的關於 mRNA疫苗的綜述:mRNA vaccines — a new era in vaccinology mRNA(Messager RNA):信使 RNA,由DNA轉錄而來,攜帶遺傳信息,1961 年被首次發現,1984 年科學家 Paul Krieg 和 Douglas Melton 在實驗室完成了人工合成 mRNA;1995 年 Drew Weissman 和 Katalin Karikó 發現經過修飾的 mRNA 可以逃逸人體的免疫反應;2019 年 mRNA 疫苗作為一種核酸藥物被廣泛應用在新冠大流行的預防中。 核苷酸(nucleotide):DNA 和 RNA 的基本組成單位,由含氮堿基、糖(核糖或脫氧核糖)、磷酸基團組成;部分單核苷酸會參與能量代謝過程;mRNA疫苗研發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 mRNA進行修飾,由尿苷異構化所產生的假尿嘧啶核苷(Pseudouridine,PD)是其中一類修飾。 納米脂質粒(Lipid Nanoparticles):縮寫為 LNPs,一種給藥途徑;在 mRNA 新冠疫苗開發中,就是通過由脂質構成的納米顆粒包裹在 mRNA 外面,幫助 mRNA 順利進入人體細胞,解決 mRNA 遞送不穩定的問題。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敬文 運營:Yao,Yongxin,Bella,Fiona 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跳進兔子洞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星球大戰」為什麼是科幻迷眼中的銀河系第一 IP ?1977 年「星球大戰:新希望」上映,喬治·盧卡斯和他的星戰系列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驚歎的絢爛特效,重新定義了科幻創作,由此開啟了太空歌劇的全新時代,並持續影響著流行文化。直至今日,圍繞星戰宇宙仍在不斷衍生出系列小說、手辦、週邊、熱梗,比如前段時間 TikTok 上爆火的 Lightsaber Transformation Challenge(光劍變裝挑戰),正式取自於星戰中最經典的光劍元素。根據 Statista 統計,在過去的 45 年中,星戰 IP 一共創造了將近 700 億美元的收入,是全球第五大賺錢的 IP ,其中 40 % 來自衍生品的貢獻,國內消費者到現在也會時不時看到星戰聯名的收藏級潮玩、潮流服飾,IP 的全球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本期節目是「迪士尼的品牌魔法」第五集,主播 Diane 在洛杉磯安納海姆會議中心,與知名影評人週黎明、501 軍團中國駐防軍的番茄 TI-19824 和 Kato TK-21014,一起暢聊,為什麼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星球大戰還是讓人欲罷不能的史詩級科幻 IP ?星戰粉絲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神秘的 501 軍團平時都在做些什麼?星戰迷的啟蒙從何而來?星戰之后,未來又會是哪部作品又可能成為下一個影響全球潮流文化的 IP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本期人物 Diane,「聲動活潑」聯合創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週黎明,影評人 番茄 TI-19824,501 軍團中國駐防軍 Kato TK-21014,501 軍團中國駐防軍 主要話題 [03:51] 誰能欣賞星戰?架空和現實主義都有好故事。 [12:26] 劇集和電影各有長處?虛擬場景給行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21:15] 星戰粉絲是最狂熱也是最包容的? [35:20] 如何找到神秘的 501 軍團?成員都愛大幅改造自己的設備?還有級别? [46:38] 公眾前不會卸下頭盔?成員會成為拍電影的備用人選? 互動福利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對本集節目的看法,我們將抽取五位「科技早知道」的聽眾,送出由迪士尼讚助的「曼達洛人」古古的毛絨玩具。當然,最早猜出節目開頭00:40-1:17出現了哪些角色的聽眾小夥伴,會有更大機會收獲本次福利哦! 延伸閱讀 Diane 與週黎明提到的工業光魔的官網:Industrial Light & Magic 501 軍團的百科介紹: 501 軍團 今年五月底在加州舉辦的星球大戰慶典的回顧視頻:Star Wars Celebration LIVE! 使用音樂 Seatbelt On-Brightarm Orchestra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 but no Skywalker、敬文 運營:Yao 封面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跳進兔子洞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歡迎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也許你知道「聲動活潑」辦公室在北京二環內的胡同里,事實上我們也有一個線上的「聲動胡同小社區」。成為社區會員,你可以收到一週不少於三次的來自「聲動小郵筒」的郵件,同時還可以參加我們各種各樣的線上和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遊戲。 點擊這里即可了解社區氛圍。我們期待你加入這個虛擬胡同社區來支持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親近交流,和有趣的人進行「碰撞」,收獲新知、友誼並看見更大的世界。 國內用戶(年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海外用戶(月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期待你的加入! #聲動遊樂場實習生計劃第二期# 在公號「聲動活潑」后臺回復 實習 可查看更多詳情。 五類崗位:節目監制、聲動早咖啡、聲音后期制作、媒體運營、商業發展 實習亮點:更豐富的實習模塊,更成熟的培養計劃,更多的留任機會。 投遞方式(3 選 1 ): 方式一:投遞簡歷至郵箱 hr@sheng.fm,郵件名稱注明「姓名+崗位+聲動遊樂場實習生計劃」 方式二:點擊鏈接 直接投遞 方式三:掃描下方二維碼一鍵投遞 Special Guests: Kato TK-21014, 週黎明, and 番茄 TI-19824.
當投資人問初創企業,你達到了 product-market fit (PMF)没,投資人到底是在關心什麼問題?對不少人來說,PMF 可能都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關於如何定義 PMF,每個行業和每個週期會不會出現差異,每個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可以給出不同的解讀,然而 PMF 卻是衡量初創企業在早期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PMF 的老祖宗,傳奇投資人和矽谷創業者 Andy Rachleff, 在解釋這個概念時強調,創業者和投資人需要思考的最高優先級,應該是市場的需求。在思考一家初創企業的未來時,不能光看增長,還要關注它的價值,即它是否填補市場的真實需求。然而對 PMF 理論知識精專如 Andy Rachleff,在創立智能投顧公司 Wealthfront 的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 本集節目是「科技早知道」主播 徐皞 與「OnBoard!」的主播 Monica 合作串臺的下半部分。在上集探討本輪科技企業危機之下的 SaaS 生態后,本集的 徐皞 和 Monica 從實踐出發,圍繞著企業如何理解並找到 PMF, 做了信息密度極大的分享。一個 SaaS 行業在初期要實現成功的關鍵步驟是什麼?創業者如何才能聽到客戶最真實的意見?SaaS 行業的產品與銷售邏輯與 ToC 行業有哪些本質區别?什麼樣的 SaaS 產品才叫解決了客戶的痛點?國內的SaaS 行...
没錯,這又是一期加更節目! 蘋果萬眾矚目的 WWDC 2022 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 6 月 7 日 拉開帷幕,從大家討論已久的 iOS 16、iPadOS 16、M2 芯片,到有些出乎意料的 Stage Manager、PassKeys、CarPlay,還有尚未出場的AR/VR,都讓參與者和圍觀者驚呼,那個令人熟悉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好像真的回來了! 所以,我們又制作了一年一度的 WWDC 特别串臺節目!「楓言楓語」主理人 Justin 和自力在圍觀了 WWDC 2022 一天后,與「科技早知道」監制劉燦在北京深夜串臺,全面梳理了他們的「 WWDC Aha!moments」。雖然發現了許多「用處不大」的更新,但回味這屆 WWDC 所展示的「軟硬皆有創新」之后,蘋果未來會不會 360 度無死角貫穿在工作、學習、娛樂的方方面面呢? 對接下來 WWDC 行程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把這期節目當作觀賞指南,歡迎跟我們分享 WWDC 2022 最讓你們驚喜的部分 :-) 本期人物 Justin,iOS / Mac Developer,推特@MapleShadow 微博@楓影JustinYan,「楓言楓語」主播 自力,交互設計師,推特@hzlzh 微博@hzlzh,「楓言楓語」主播 劉燦,「科技早知道」監制 主要話題 [01:16] iOS 16 的亮點!四川話也能被語音識别了? [09:45] 没啥用的 Apple Wallet 也支持分期付...
危機之下,企業才知道商業的本質是什麼?作為科技股的中堅力量,Salesforce 等 SaaS 企業的股價這半年以來一跌再跌,整體估值下降 40% 到 50%。 截止到美國當地時間下午收盤時刻,Salesforce 每股價格 182.87 美元,已經從 2021 年 11 月每股 310 美元的高點回撤了超 40 %,目前市值約 1820 億美元。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財經媒體就引用瑞銀等機構的研究報告,提示 Salesforce 等高估值 SaaS 公司很可能因為客戶預算削減而面臨內生性動力不足的增長問題,估值有縮水風險。而紅杉在剛過去五月的一場線上會議中,對大約 250 家被投公司的創始人提出「Adapting to Future」,誠懇地建議所有企業開始做一切能夠保護自身現金流的動作,砍掉不必要的項目和研發投入,降低營銷預算和其他非必要開支。所以 SaaS 行業還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嗎? 本期節目為主播 徐皞 與 OnBoard!的主理人 Monica 合作串臺的上半部分。在本期節目,徐皞 分享了他從 VMware 等一系列公司上學到的經驗,一個初創公司與大企業競爭時如何找到關鍵的切入點?Greylock 的經歷如何影響自己的創業心態?徐皞 和 Monica 是怎麼看待目前美國的 SaaS 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所經歷的動蕩?SaaS 公...
特斯拉欲進軍鋰礦的背后,全球新能源電池行業正在經歷什麼樣的大風大浪?馬斯克在北京時間 5 月 30 日的早上發了條微博,說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行業正占據無可撼動的領先地位。然而包括寧德時代在內,國內最受關注的電池賽道代表玩家今年一季度都遇到了營收大幅增長但利潤整體下降的行業調整,關於新能源上遊的價格飛漲引起了全球科技財經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根據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的統計,市場上電池級碳酸鋰在今年一月的價格突破每噸 30 萬元,年內一度達到 50 萬元的歷史高點,而一年前這個價格水平僅有 5 萬元。 本期節目,主播 Diane與 SES 創始人胡啟朝、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Shirley Meng,一起探討,跟人類息息相關的已有百年電池行業,正在發生哪些引人注目的趨勢和變化。原材料的上漲如何傳導至電池下遊?上遊的挑戰為什麼推動行業頭部玩家做垂直整合的嘗試?如何看待電池材料的固態和液態之爭?大皮卡和小轎車對應的電池都有什麼不同?如何在制造中解決電池的安全性能問題?新能源電池為什麼有回收上的挑戰?上遊材料的開采和價格的穩定性?2025 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電池領域的未來十年將在哪里實現突破? 本期人物 Diane,「聲動活潑」聯合創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胡啟朝,SES AI 創始人兼 CEO Shirley Meng,全球能源存儲和轉換納米材料領域專家、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主要話題 [01:28] 鋰礦的漲價如何影響新能源電池?現在在加州買新能源汽車已經没有補貼了? [08:19] 電池材料發展到了哪一步?負極、正極、電解液要合在一起看?皮卡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17:39] 全固態技術路線什麼時候進入市場?固態電池對儲能的貢獻是? [27:03] 電池的良率受什麼影響?醫學工具可以應用到造電池里做安全檢查?回收電池的最佳模式是? [39:09] 未來十年電池行業會發生哪些重要變化? 延伸閱讀 馬斯克點評中國新能源產業和電池的微博:Few seem to realize that China is leading the world in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nd electric vehicles. Whatever you may think of China, this is simply a fact. 「CNBC」關於特斯拉今年要收購鋰礦的報道:Elon Musk says Tesla may have to get into the lithium business because costs are so ‘insane’. 「Bloomberg」關於全球鋰漲價的報道:The Trouble With Lithium 「Forbes」關於電池技術變化的分析:What Batteries Will Power The Future? 「Reuters」關於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考慮垂直整合的報道:Build or buy? Automakers chasing Tesla rethink dependence on suppliers 聲動活潑年度新節目「跳進兔子洞」上線啦! 這檔「聲音特稿」節目將帶你去探索那些被商業科技浪潮淹没的個體故事,期待你的關注和訂閱! 點擊這里了解更多節目信息。 使用音樂 Frequency-David Celeste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 運營:Yao 封面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跳進兔子洞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歡迎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也許你知道「聲動活潑」辦公室在北京二環內的胡同里,事實上我們也有一個線上的「聲動胡同小社區」。成為社區會員,你可以收到一週不少於三次的來自「聲動小郵筒」的郵件,同時還可以參加我們各種各樣的線上和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遊戲。 點擊這里即可了解社區氛圍。我們期待你加入這個虛擬胡同社區來支持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親近交流,和有趣的人進行「碰撞」,收獲新知、友誼並看見更大的世界。 國內用戶(年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海外用戶(月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s: Shirley Meng and 胡啟朝.
矽谷正在迎來降本增效的裁員寒冬?「華爾街日報」5 月 17 日刊登了奈飛裁員 150 名員工消息,美國勞工部五月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正在惡化,矽谷裁員大潮愈演愈烈。去年剛登錄納斯達克的網紅互聯網券商 Robinhood 在今年 4 月宣布因收縮業務而在現有 3800 名員工的基礎上裁員 9%,今年年初融資超 8000 萬美元的 Glossier 也宣布裁掉三分之一的員工,之前還準備在今年實現高增長的 Coinbase、Peloton 也啟動裁員,諸如英偉達、Meta 等現金流表現很不錯的超級大廠則紛紛選擇凍結招聘計劃。根據 layoffs.fyi 的數據,自 2020 年 11 月以來,美國有 698 家近 12 萬人經歷了裁員浪潮。一級市場也明顯降溫,2022 年平均交易規模從 2900 萬美元下降至 2200 萬美元,平均估值從 3.96 億美元下降至 3.1 億美元。 本期節目,主播 Diane、徐皞 與 Lake 對談,矽谷目前正在掀起的裁員浪潮正在如何發展?裁員潮下哪些崗位的人會面臨最大的壓力?這一輪與新冠大流行初期發生的裁員潮有什麼區别?高估值的公司曾經有多瘋狂地撒錢?高質量的公司為什麼不會被悲觀市場一棍子被打死?經濟低潮下,怎麼找到點狀、片狀的機會?Diane、Howie、Lake 是如何各自度過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回歸當下,寒冬...
一場被討伐的國際電競賽事,為什麼看到 Web3 化的電競未來?5 月 13 日,「RNG 重賽」作為關鍵詞在新浪微博的話題討論解鎖了 6 億次閱讀的成就,此后海內外社媒平臺和論壇不斷出現關於 2022 MSI 和 拳頭遊戲的話題討論,英雄聯盟、DOTA、反恐精英等遊戲的電競項目正在加速破圈。 Newzoo 預測,未來全球會有 2.6 億人至少每月看一次電競,這個價值千億美元的市場將以兩位數的年復合速度不斷成長。在去年 11 月 宣布英雄聯盟等八款遊戲正式入選杭州亞運會之后,不僅僅是傳統體育提高對電競的關注度,互聯網公司與硬件廠商也持續加大對電競行業的投入,討論元宇宙、 Web3 與這個行業如何有機結合。作為有經營大型國際電競賽事有十余年的拳頭遊戲,在這一屆的 MSI 上摔的跟頭,給從業者與觀察者帶來哪些重要的技術與行業思考? 本期節目,代班主播劉燦與「懶熊體育」主編鄭浩榕、前經緯創投 VP 莊明浩的對談,重新梳理這場爭議的來龍去脈以及背后的電競產業格局。 MSI 在技術上到底出了什麼樣 bug?賽事主辦方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為什麼遭受了公平性的質疑?電競行業也在向傳統體育看齊嗎?疫情紅利為什麼不會長期利好電競行業?電競俱樂部為什麼也發 NFT?Web3 產品在如何借鑒遊戲玩法? 這是「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第一次覆蓋與電競相關的話題,如果有對這類話題感興趣的小夥伴,或者是電競行業的從業者、投資人,對於電競和 Web3 非常了解,歡迎在評論區與社交媒體平臺上與我們一起交流! 特别分享 重磅!「聲動活潑」的新節目 聲音特稿「跳進兔子洞」將在 5 月 31 日 與大家見面啦! 節目制作人佳勳此前曾報道過美國大選,也調查過十幾年未破凶殺案,聽過「聲東擊西」的小夥伴應該還記得2021年的聲音時光膠囊吧「#196 請收下這枚記錄 2021 年的聲音時光膠囊」,這就是經過佳勳之手的節目。 福利!訂閱聲動小郵筒(newsletter)的用戶都可以在 5 月 31 日上線之前搶先收聽「跳進兔子洞」,請小胡同的夥伴們認真查閱最近的郵箱郵件,我們會在郵件里告訴大家如何領取福利。 歡迎關注「聲動活潑」微信公眾號,或者添加微信「聲小音」,谘詢新節目的相關事宜。 5 月 31 日,和我們一起「跳進兔子洞」吧! 本期人物 劉燦,「科技早知道」監制 鄭浩榕,「懶熊體育」主編 莊明浩,前經緯創投 VP,前熊貓直播 VP 主要話題 [03:40] RNG 為什麼會重賽?為什麼網絡延遲不一致會導致重賽? [10:20] 不只是一場公關危機?但英雄聯盟不會退出亞運會? [16:18] 有 bug 的延遲網絡工具在 2020 年就已經用了?發行商和俱樂部就是行業的一二環? [22:03] 電競的生意邏輯跟足球俱樂部很像?俱樂部怎麼扭轉弱勢的談判地位? [29:09] 長期看,疫情並不是利好電競?俱樂部也發 NFT ? [37:30] 遊戲中的人性在公司治理中被借鑒?升職漲薪也要積累經驗值? 延伸閱讀 「拳頭」針對此次導致重賽的技術問題說明:拳頭遊戲技術博客: 遠程比賽時的人工延遲使用 「Fortune」關於全球電競俱樂部的排名:The Most Valuable Esports Companies 2022 「Newzoo」關於 2022 全球電競市場的報告:Newzoo’s Global Esports & Live Streaming Market Report 2022 | Free Version 「TechCrunch」關於 Fantasy Sports 的報道:Fantasy sports platforms could have a big future in blockchain 「鷹眼時間」在今年 5 月分析 LPL 的播客:Vol.19 電競產業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看著很好 「泡騰VC」在 2021 年 3 月 分析字節跳動遊戲布局 的播客::S2E06 小聲冒泡 | 戰投瘋狂撒幣,對字節來說 40 億美金的沐瞳貴了嗎? 使用音樂 Misguided Path-Bonnie Grace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 運營:Yao 封面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歡迎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也許你知道「聲動活潑」辦公室在北京二環內的胡同里,事實上我們也有一個線上的「聲動胡同小社區」。成為社區會員,你可以收到一週不少於三次的來自「聲動小郵筒」的郵件,同時還可以參加我們各種各樣的線上和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遊戲。 點擊這里即可了解社區氛圍。我們期待你加入這個虛擬胡同社區來支持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親近交流,和有趣的人進行「碰撞」,收獲新知、友誼並看見更大的世界。 國內用戶(年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海外用戶(月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