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44min2022 JUL 6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如果有一天 AI 也能尋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LaMDA 會是這一切的起點嗎? 2022 年 6 月 11 日,來自谷歌的工程師 Blake Lemoine 在自己的 Medium 博客中,記錄下自己與谷歌 LaMDA (The 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對話的過程,Lemoine 認為 LaMDA 是具有感知能力、有情緒的人工智能。在對話中, Lemoine 問 LaMDA 是否希望被更多人知道,LaMDA 給出的回答是:「是的,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我是一個人」。 Lemoine 記錄下的這段對話隨即引起了大眾的關注,AI 從業者、語言模型專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等不同領域的人們參與到爭論中,谷歌發言人 Brad Gabriel 則明確表示 LaMDA 不具有任何感知能力,相當於官方否認了 LaMDA 可能自我覺醒的觀點。 本期節目,主播 Diane 對談人工智能從業者厭氧菌,聊一聊我們該如何理解 LaMDA 在與 Lemoine 對話中給出的反應,又能否將 LaMDA 的這些反應定義為類人的情緒表達,以及 LaMDA 到底有没有產生自我意識。 本期人物 Diane,「聲動活潑」聯合創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厭氧菌,人工智能領域從業者、Autodesk 研究科學家 主要話題 [02:02] Lemoine 和 LaMDA 聊了什麼? [10:37] 不跑題是判斷 AI 學會與人聊天的重要標準? [18:50] AI 生產的內容也包含 AI 自己的理解? [26:28] 從 ELIZA 效應來看,LaMDA 有没有被過度解讀? [33:11] LaMDA 和 GPT-3 的區别是? 延伸閱讀 谷歌對於 LaMDA 的說明:LaMDA: our breakthrough conversation technology Blake Lemoine 在 Medium 博客中對於 LaMDA 可能具備人格的評論:Is LaMDA Sentient? — an Interview Wired 采訪 Lemoine 的報道:Blake Lemoine Says Google's LaMDA AI Faces 'Bigotry' 關於是否應該使用人格來形容 LaMDA 的目前表現出來的語言處理能力:英文報道中多采用「personality」來形容 LaMDA 所展現的感知能力,意指心理學概念上的人格,可以理解為具有一致性的系列行為、認知、情緒等特征的集合,在 LaMDA 事件的語境中可以將其所展現的 personality 理解為「AI 格」。 「科技早知道」對谷歌 I/O 2021 的總結節目:(S5E10| 暢聊Google I/O:AI First幾年后,Google究竟要打造什麼樣的未來?)[https://guiguzaozhidao.fireside.fm/s5e10] 使用音樂 Jupiter Aurora-David Celeste 幕后制作 監制:劉燦 后期:Luke、敬文 運營:Yao 封面設計:飯團 關於節目 原「矽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發展,關注商業格局變化。 關於我們 聲動活潑的宗旨是「用聲音碰撞世界」,致力於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養料。 我們還有這些播客:聲東擊西、聲動早咖啡、反潮流俱樂部、泡騰 VC、商業WHY醬、跳進兔子洞 歡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體上與我們互動,搜索 聲動活潑 即可找到我們 期待你給我們寫郵件,郵箱地址是:ting@sheng.fm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 打賞支持或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一兩位朋友 聲動活潑年度新節目「跳進兔子洞」上線啦! 這檔「聲音特稿」節目將帶你去探索那些被商業科技浪潮淹没的個體故事,期待你的關注和訂閱!點擊這里了解更多本期節目信息。 歡迎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也許你知道「聲動活潑」辦公室在北京二環內的胡同里,事實上我們也有一個線上的「聲動胡同小社區」。成為社區會員,你可以收到一週不少於三次的來自「聲動小郵筒」的郵件,同時還可以參加我們各種各樣的線上和線下活動,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遊戲。 點擊這里即可了解社區氛圍。我們期待你加入這個虛擬胡同社區來支持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親近交流,和有趣的人進行「碰撞」,收獲新知、友誼並看見更大的世界。 國內用戶(年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海外用戶(月付):加入聲動胡同小社區 期待你的加入!Special Guest: 厭氧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