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輕音樂-無損音質古今中外精選曲集
2min2023 APR 10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茉莉花》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以單曲形式發行。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腳下演出。當時,隨團而至的何仿慕名拜訪了當地一位彈唱藝人。隨后,彈唱藝人為其表演了民歌《鮮花調》。何仿一下子就被《鮮花調》的旋律迷住了,於是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用簡譜記下了該曲,而且按照藝人的方法準確唱了出來。因為《鮮花調》是來自中國民間的創作,所以在整體上顯得有些粗糙。為了打磨該曲,何仿考慮再三,將《鮮花調》進行了改編,將歌詞中描述的三種花統一改寫為茉莉花,並對旋律進行了進一步的豐富。

《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旋律簡單卻婉轉動聽。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曲調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茉莉花》也是中國音樂作品在國際上廣受歡迎的代表之一,曾多次被翻唱和演繹,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


本曲配圖:

提香(意)

《花神》或《芙羅拉
1515-1520年 

布面油彩畫
高:79.7cm 寬:63.5cm
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提香 Titien (1490-1576) 意大利文藝復興后期畫家,威尼斯畫派領軍人物,年少時曾在貝利尼兄弟和喬爾喬內的工作室學習。他不僅擅長神話和宗教題材作品,還精通肖像畫,其作品以鮮明的色調與健美的人物造型為特征,洋溢著活潑的生命力。提香為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創立了全新的典範,地位可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相媲美,對西方藝術的影響深遠。


這個手持鮮花的美麗女人被認為是芙羅拉。在羅馬神話中,芙羅拉是司掌春天和鮮花的女神(在希臘神話中稱為克洛里斯)。她原是一名仙女,后與西風神仄費羅斯結為夫妻,因此擁有了女神的頭銜。她是提香最早繪制的表現女性理想美的系列肖像之一,這幅畫也被認為是提香在16世紀第二個10年創作的最傑出的半身像。


金里透紅的頭發的光澤、皮膚的柔軟色調,都展現了提香作為一位擅用色彩的畫家的深厚功底。女神右手捧著一小簇花,猶如新娘的捧花,象征著生育力。她的白長衫看起來像一件古代服飾,其實這是當時常見的衣服款式。芙羅拉誕下卡爾普斯,后者的名字意為"果實",這也是對其生育力的象征性描述。冬去春來,在四季永恒的更迭中,她一直主宰著花朵的綻放。這位芙羅拉被呈現得如同維納斯女神一般,極大地啟發了其他藝術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