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盒子
1h 16min1 w ago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參考資料: 1.張樂,常曉夢. “殺馬特” 現象的社會學解讀 [J]. 中國青年研究,2014 (7):16 - 19. 2.張少君。對於中國青年亞文化中風格之爭的社會學分析 —— 再議 “非主流” 文化及 “殺馬特” 文化 [J]. 中國青年研究,2017 (11):29 - 34. 3.才立琴。積極視角下的青少年非主流透視 [J]. 中國青年研究,2010 (10):77 - 80. 4.楊莉明. “非主流” 與 “火星文” 的一代 ——“90 后” 網絡媒體形象初探 [J]. 中國青年研究,2009 (8):74 - 80. 5.李超海。消費過程何以形塑社會轉型?——“殺馬特” 群體與 “亞” 社會轉型的形成 [J]. 雲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5,14 (4):98 - 105. 6.Hebdige D.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M]. London: Routledge, 1979.(伯明翰學派核心著作,提出亞文化風格的抵抗性理論,為解讀殺馬特、非主流的誇張風格提供經典理論框架) 7.Thornton S. Club Cultures: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5.(以小眾音樂圈層為研究對象,探討小眾文化的圈層壁壘與資本建構,對研究各類小眾亞文化具有參考價值) 8.Miller D, Choi J. Digital Subcultures: The Evolution of Online Communities [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