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任性Vol.112 男人的年齡焦慮是什麼樣?|别任性播客
1h 43min2022 FEB 27
詳細信息
有幸跟兩位男性友人聊年齡焦慮,對了一下筆記發現,男孩子的年齡焦慮體驗,可能還真跟女孩子的不太一樣誒!更多見shownotes。本期主播:木村拓週(@北方公園NorthPark)本期嘉賓:孟常(@不合時宜TheWeirdo)+Alexwood(@哎伍德 from @别任性BeADodo)謝謝小週的邀請!生日快樂!歡迎關注“北方公園NorthPark”和“北方公園大電臺”。歡迎來到《别任性》——從性别視角看一切。收聽平臺:|網易雲音樂(經常吞shownotes,不推薦)|喜馬拉雅| Himalaya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其他泛用性客戶端(如小宇宙、Pocket Casts)|RSS 訂閱:https://feeds.acast.com/public/shows/bierenxing注:如果你在蘋果 PODCAST 上訂閱的《别任性》集數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說明這不是正確的 RSS。請用上方這個新的獨立 RSS 添加並訂閱。别任性粉絲群進入方式,加beadodo,回答驗證問題:(本期之外)你印象最深的别任性是哪期節目?時間點:03:40 “30歲前不要考慮賺錢的事情”06:50 本期嘉賓共同點:“不按社會時鐘”生活的人,如何自處?10:50 生命本身是線性敘事,但生命感受可以是非線性的17:25 Alex 的30歲經驗:做了一些決定后,人生突然開啟“作弊”模式21:00 孟常的30歲經驗:提前兩年開始做準備,依然没能躲過大坎28:35 如何度過“停滯”到重新出發的階段29:40 看似兩難的決定,問問內心,其實往往不難選34:45 決定不按社會時鐘生活后,家庭(族)關系的微妙變化38:10 不選擇“主流路徑”的代價,確實是存在的41:00 小週的 30 歲焦慮:幾乎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錯”的地方——除了這一點46:10 脫軌后,具體問題要想辦法具體回應:例如關於“買房”和“撫養子女”49:25 不按家人預期生活后,所要付出的代價52:00 如果讓父母輩快樂,和你的快樂產生衝突,可能兼顧嗎?54:10 小週三十焦慮背后的真正問題:怎麼接下來,還要面對這麼多不確定?56:25 焦灼感無法永遠緩解,但放在意義尋找的目的下,未必不是好事59:00 生理時鐘、職場時鐘、人生時鐘,不要混為一談1:03:05 西方青年年齡焦慮普遍較低,是制度優勢還是文化傳統?1:13:40 下一個問題是,這是你自己的生命,你知道這個事情你要付出更多代價,但你是不是就不做了?1:18:40 當你做了非常規、冒險的決定后,影響了身邊的人,會有很好的感受1:21:52 當我們的腦回路里,其實没有“堅持”這個概念1:22:25 如何面對“錯過”?1:25:30觀念都懂,但一回家過年,“啊我的人生太失敗了”1:26:20 當家人說出“我對你非常失望”1:28:25 偏離一點點是很困難的,偏到完全脫離引力範圍,生活就反而開闊了1:30:55 阻力是默認值,下定決心,就不要浪費時間跟社會搏鬥了1:32:00 不同生活的選擇對個體可能没有高下之分,但“要做出價值判斷”1:37:10 Alex 對抗焦慮的方法:do shit(做事), 以及find your own people(建立自己的圈層)1:38:46 孟常對抗焦慮的方法:以毒攻毒療法,用更本質的焦慮,蓋過具體的事務焦慮音頻剪輯:木村拓週;AlexwoodShownotes:木村拓週Tracklist:國蛋 - Let Me Talk别任性,從性别角度看一切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privacy and opt-ou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