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知事“5000塊工資46個工作群”上熱搜,你有多少個工作群?
4min2024 APR 30
詳細信息
近日,一則“5000塊工資46個工作群”的熱搜詞條,讓不少人打開了話匣子。“46個工作群真不算多”“跟我比你們輸定了”“上百個工作群的人飄過”…… 工作群幾十上百,是多是少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取決於其具體的工作性質。比如,此前有媒體報道,一女子從事商場地產設計工作,每個商場有數百個店鋪,需逐個審核店鋪設計圖紙,因此累積了600多個群。 工作不同,情況各異。但大家對工作群話題反應強烈的背后,其實是“打工人”對“始終在線”“時刻被群消息轟炸”的普遍痛感。隨時隨地可能被@,只要提示音響起,便“心頭一緊”。各種通知不斷,各種“收到”刷屏,看上去是動動手指,但反復累加,屏幕背后往往有難言的壓力。 客觀來說,基於即時、便利等特點,“拉個群”當然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但眼下的情況是,凡工作必建群,不建群似乎就不會工作了。層層皆有群,大群套小群,工作群越來越像一個筐,什麼都往里裝,給人嚴重過猶不及之感。 一來,極大增加了無用信息負累。利用微信群確實能減少通知環節,但鑒於群本身的信息流屬性,與通知相關的人不得不隨時關注群消息,才能防止信息被遺漏。此外,很多臨時性的事務也在群內通知,很多不相關的人也被裹挾著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