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答疑】讀懂《道德經》的一瞬間是什麼感覺
每週一次答疑,歡迎留言提問。
喜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榮。我們現在要回答用戶提的問題。
1. 用戶胡一觀:當初讀懂《道德經》的一瞬間,有什麼樣的感覺?
我在這里要先說明一下,我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回頭研究自己的國學的。在讀懂《道德經》的那一刹那,覺得非常自豪。因為老子思想的系統跟西方的哲學家的第一流的建構是可以並駕齊驅的,所以這一點我們將來在課程的內容里面,會不斷地加以說明和介紹。所以當時的感覺非常自豪,認為中國古代有這樣的思想,確實了不起。
2. 用戶寧小寧:老子跟西方的哪一位哲學家最像?
在這里就要提到兩位西方哲學家。第一位是談到宇宙的來源與歸宿,萬物怎麼來的,他跟新柏拉圖主義的代表普羅提諾非常接近。普羅提諾的思想系統在西方稱作“流衍論”,就是萬物從“太一”開始,滿而溢,好像太陽光一樣,太豐盛了,就流出來知性、世界魂、人,再到萬物,那麼人生的修煉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設法回到太一去。這跟老子整個的架構,人的生命也要設法去悟道,是類似的。
第二位是近代西方哲學家斯賓諾莎。斯賓諾莎的思想是以一種幾何學的方式,說明宇宙萬物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好像天羅地網一樣。他寫《倫理學》的目的是要讓人覺悟,人在這個天羅地網里面,只有靠著理解,才能得到自由。這個思想的模式跟老子很接近。老子也是希望我們透過知,把“知”從“區分”到“避難”到“啟明”,最后發現我們在一個完整的系統里面,然后可以得到人的內在的心靈上的自由。所以這兩位是跟老子比較接近的。
3. 用戶一只小北北:海德格爾為什麼崇拜老子呢?
因為海德格爾在西方算是近代以來的一個異類,他一直強調西方哲學從古希臘開始,就已經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遺忘存在本身。就是你只注意到存在界具體個别的萬物,而唿略了作為根源的存在本身。於是我們透過科學研究發展了科技,掌握到萬物,就在這里面打轉。以至於說人的思想在科學領域不斷地發展,在具體的萬物里面,也不斷地取得成就;但是忘記了根源在哪里,就是你忘記了最重要的存在本身。而海德格爾透過各種翻譯本去念到老子的道,認為說老子說的“道”,就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就是西方所謂的存在本身。所以海德格爾非常的興奮,才會認為說如果東方有一個老子的思想,可以提醒西方人注意到這一點,就是不能夠再繼續遺忘存在本身。所以他很想了解老子的道,有没有各種進一步的方法來加以闡述,所以他對老子特别崇拜。
4 用戶不是二一:老子算是唯心主義者還是唯物主義者?
在這里我要說三點:第一點,古代並没有唯心、唯物的區分,這在古希臘、在古代中國都是一樣,他們看萬物是具有某種生命的,它是心與物合在一起的整體。第二點,就人在思考來說的話,當然是思想在運作,所以你不管唯心、唯物,只要表達出來,都是人的思想的成果。最后,如果你一定要分的話,請你看《老子·第81章》,老子說:“我給别人越多,我自己變得更多。”從這一點看的話,人確實是具有特殊的、心靈上的能量的。我給的越多,我自己變得更多,這當然不是物質可以理解的。
所以老子這種思想,你用后代西方的唯心、唯物來分,並不是很適當。這個我們將來在課程里面還是會不斷提到的。就暫時這樣回答,謝謝。
【入群指南】
添加課程助手微信:xmly233333,備注:經典
【入群福利】
加入課程交流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溝通交流。更有
課程資料分享
最新課程搶先試聽
傅老師親筆簽名書
傅老師入群互動答疑
其他課程兌換碼
等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