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專輯,主講人憑著自己對傳統 文化的熱愛,對宋詞300首做了詳細的解讀。有朗誦 ,有賞析。並貼了譯文和注釋,使廣大學生和愛好者能對每一首宋詞都能了解其創作背景,內涵以及社會意義。並通過反復收聽,達到背誦的效果。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譯文 剪裁好白色的絲綢,輕輕疊成數層,又將淡淡的胭脂均勻的塗抹,漂亮的妝容新穎時髦,色彩豔麗,清香四溢,簡直羞殺了天上的蕊珠宮的仙女。紅顏易凋零,更何況,經歷了多少無情的風雨,面對愁苦的情景,扣問淒涼的院落,還要經受幾番春暮。 誰幫我寄去重重的離愁,這雙飛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間的苦痛。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園今在何處?只有在夢中有時曾去。就連夢也難做成,因我痛苦的徹夜難眠。 注釋: 宴山亭:詞牌名。一作《燕山亭》。與《山亭宴》無涉。以宋徽宋趙佶詞為準。雙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上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為感歎詞語,第十句首字領格,引領兩個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領格。下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為感歎詞語。第十句為上三下四句式。此調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張雨諸詞...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譯文: 城上春光明媚鶯啼燕囀,城下碧波蕩漾拍打堤岸。綠楊芳草幾時才會衰敗?我淚眼迷蒙愁腸寸斷。 人到晚年漸覺美好情懷在衰消,面對鸞鏡驚看紅顏已暗換。想當年曾因多病害怕舉杯,而如今卻唯恐酒杯不滿。 注釋: 鶯語:黃鶯婉轉鳴叫好似低語。 拍岸:拍打堤岸。 鸞鏡:鏡子。古有“鸞睹鏡中影則悲”的說法,以后常把照人的鏡子稱為“鸞鏡”。朱顏:這里指年輕的時候。 芳尊:盛滿美酒的酒杯,也指美酒。 賞析: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是宋代詞人錢惟演的暮年遣懷之作。錢惟演宦海沉浮幾十年,能夠“官兼將相,階、勳、品皆第一”(見歐陽修《歸田錄》),靠的就是劉太后,因此,劉太后的死,對錢惟演確實是致命的一擊。一貶漢東,永無出頭之日。這對於一生“雅意柄用”的錢惟演來說,是一種無法忍受的痛苦,當時的情懷可想而知。這首詞就是他在這樣的心境之下創作出來的,是他仕途挫折時內心困苦愁怨的抒發。春天來臨之后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都仿佛在攪亂詞人的心緒、牽引出...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jiǎo)起,千嶂(zhàng)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zhuó)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lè)歸無計。羌(qiāng)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mèi),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飛回了衡陽,一點也没有停留之意。黃昏時分,號角吹起,邊塞特有的風聲、馬嘯聲、羌笛聲和著號角聲從四面八方回響起來。連綿起伏的群山里,夕陽西下,青煙升騰,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門緊閉。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眼下戰事未平,功名未立,還不能早作歸計。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在外征戰的人都難以入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發,只好默默地流淚。 注釋:塞:邊界要塞之地,這里指西北邊疆。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千嶂:綿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嶺。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於,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羌...
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碧雲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群山映著斜陽藍天連著江水。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的天邊。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注釋: 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后用作詞牌名。又名“雲霧斂”“鬢雲鬆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籠罩著一層翠色的寒煙。煙本呈白色,因其上連碧天,下接綠波,遠望即與碧天同色,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綿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陽更遙遠。“芳草”常暗指故鄉,因此,這兩句有感歎故鄉遙遠之意。 黯鄉魂:因思念家鄉而黯然傷神。黯,形容心情憂鬱。鄉魂,即思鄉的情思。語出江淹 《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sì):撇不開羈旅的愁思。追,追隨,這里有纏住不...
禦街行·秋日懷舊 範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儘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譯文: 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當次夜深人靜之時,那悉悉索索的落葉聲更增添了秋天的涼意。卷起珍珠串成的錦簾,華麗的樓閣上空空蕩蕩,只見到高天淡淡,銀河的儘頭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見到那素綃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遠在千里之外。 愁腸已經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還没有入口,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夜已深,燈已殘,燈火明滅之間,只好斜靠枕頭,聊作睡去,這無休無止的孤棲,真讓人嘗儘了孤獨相似的滋味。算來這苦苦的等待尚遙遙無期,雖說是終日眉頭緊鎖,心緒萬千,也没有一點辦法可以解脫回避。 注釋: 香砌:有落花的臺階。寒聲碎:寒風吹動落葉發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 真珠:珍珠。天淡:天空清澈無雲。月華:月光。練:白色的絲綢。 無由:無法。明滅:唿明唿暗。欹(qī):傾斜,斜靠。 諳(ān)儘:嘗儘。都來:算來。 參考賞析: 這首詞寫離人在秋...
千秋歲·數聲鶗鴂 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儘日花飛雪。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譯文: 數聲杜鵑的鳴啼,又報告爛漫春光將要凋謝。惜春人更想將那殘花折。怎奈何雨雖輕柔風卻猛烈,正趕上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看那永豐坊的柳樹,在無人的園中整日撒飛絮如飄雪。切莫把琵琶的細弦撥動,我深深的哀怨細弦也難傾瀉。天如有情不會老,真情永不會滅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中夜已經過去了,東方未白,尚留一彎殘月 注釋: 千秋歲:詞牌名。鶗鴂,即子規、杜鵑。《離騷》:恐鶗鴂之未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勞。”芳菲:花草,亦指春時光景。永豐柳:唐時洛陽永豐坊西南角荒園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賦《楊柳枝詞》;永豐東角荒園里,儘日無人屬阿誰。以喻家妓小蠻。后傳入樂府,因以“永豐柳”泛指園柳,喻孤寂無靠的女子。花飛雪:指柳絮。把:持,握。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細,故稱。亦泛指短弦、小弦。 鑒賞 這首《千秋歲》寫愛情橫遭阻抑的幽怨情懷和堅決不移的信念,聲調激越,極儘曲折...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儘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淒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蕩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注釋: 弄:演奏樂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十三弦:漢史遊《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弦,今則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賞析: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樂曲本是...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張先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譯文: 池東的酒宴上初次見到你,穿的是繡有雙蝶的羅裙。嬌美的臉上只塗著淡淡的白粉,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而幽雅地沐浴著芳春。細細端詳,你真是儘善儘美,人人都誇讚你細柳般的腰身。你的到來,莫不是昨晚從巫山深處飄然而至?因為你來的時候,衣服上還像帶著浮動的白雲。 注釋: “雙蝶”句:羅裙上繡著雙飛的蝴蝶。 “朱粉”句:不在臉上塗抹脂粉。 賞析: 此為酒筵中贈妓之作,用形象的比喻描繪出一個陪酒女子朦朧而動人的美.首句寫她所穿的裙子,羅裙上繡著雙飛的蝴蝶。“東池”兩句,記相見之地(東池)、相見之因(宴),並且點明她“陪酒女”的身份。“朱粉”兩句,接著寫她的容貌,而著重寫其淡妝。“閒花淡淡春”以一個確切的、具體的比喻,將她的神情、風度,勾畫了出來。上層社會的行樂場所,多數女子都濃妝豔抹,一個淡妝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閒花”雖只“淡淡春”,卻大有一枝獨秀的風致。唐人稱美女為春色,如元稹稱越州妓劉采春為“鑒湖春色”。此處“春”字,也是雙關。全詞意境亦真亦幻,富有神韻。
一叢花令 · 傷高懷遠幾時窮 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譯文 在高樓上眺望而傷感,苦苦地思念著遠方的心上人,這樣的事何時才能結束呢?看來在這世界上再没有什麼東西能比愛情更為強烈的了!離愁别恨正牽連著千絲萬縷的柳條紛亂不已,更何況東陌之上,垂柳已是飛絮蒙蒙了呢。我眼前還浮現著你的馬兒嘶鳴著,越跑越遠,一路不斷揚起灰塵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尋找你的蹤跡呢? 池水溶溶,一對鴛鴦在戲水,這水南北可通,時見有小船往來。雕梁畫棟的樓閣上梯子已經撤去,黃昏以后,依然還是獨個兒面對簾櫳,望著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懷著深深的怨恨,我反復思量,我的命運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們倒還能嫁給東風,隨風而去呢。 注釋 ①傷高:登高的感概。懷遠:對遠方征人的思念。窮:窮儘,了結。 ②千絲:指楊柳的長條。 ③東陌:東邊的道路。此指分别處。 ④嘶騎:嘶叫的馬聲。 ⑤小橈:小槳;指代小船。 ⑥梯橫:是說可搬動的梯子已被橫放起來,即撤掉了。 ⑦...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譯文 手執酒杯細聽那《水調歌》聲聲,午間醉酒雖醒愁還没有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時再回來?臨近傍晚照鏡,感傷逝去的年景,如煙往事在日后空自讓人沉吟。 鴛鴦於黃昏后在池邊並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簾幕密密地遮住燈光,風兒還没有停,人聲已安靜,明日落花定然鋪滿園中小徑。 注釋 ⑴天仙子,唐教坊舞曲,后用為詞牌。段安節《樂府雜錄》:“龜茲部,《萬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進。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金奩集》入“歇指調”,所收為韋莊作五首,皆平韻或仄韻轉平韻體。《花間集》收皇甫鬆二首,皆仄韻單調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韻。《張子野詞》兼入“中呂”、“仙呂”兩調,並重疊一片為之。 ⑵嘉樂小倅:嘉樂,秀州别稱,治所在今浙江省嘉興市。倅,副職,時張先任秀州通判。 ⑶水調:曲調名。唐杜牧《揚州》詩之一:“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自注:“煬帝鑿汴渠成,自造《水調》。” ⑷流景:像水一樣的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