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300首(讀、譯、注、析)007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晏幾道)
3min2022 AUG 8
詳細信息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晏幾道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儘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譯文: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淒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蕩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曲調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注釋: 弄:演奏樂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傳舜帝南巡蒼梧,二妃追至南方,聞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為題材寫成樂曲。 十三弦:漢史遊《急就篇》之三顏師古注:“箏,亦小瑟類也,本十二弦,今則十三。”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 玉柱斜飛雁:古箏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稱雁柱。 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黛,青黑色的顏料。 賞析: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樂曲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