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講經典·林欣浩解讀《中國哲學史》|哲學大師馮友蘭原著 | 國學經典【孔子思想04】孔子是怎麼做學問的?
11min2022 SEP 13
詳細信息
你好,我是林欣浩。今天咱們繼續來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這一講,咱們接著來說孔子。這一講,咱們來看看孔子是怎麼做學問的。孔子做學問有個特色,叫“述而不作”。就是孔子啊,自己没有寫過什麼著作。他怎麼表達自己的思想呢?他是通過講解經典作品,來間接傳達自己的思想。你看,這就像是老師的做法。大多數老師不負責寫教材,他們只是去解釋教材。解釋的不一樣,老師傳達的思想就不一樣。 比如,當時有一本書叫《春秋》,記錄的是魯國的歷史。曾經有很多人認為啊,《春秋》這本書是孔子寫的。因為《孟子》這本書里有一句話:“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但是馮友蘭先生就考證了,不是這回事兒,孔子不是《春秋》的作者。(306-308)這個結論啊,在咱們今天已經是個共識(shí)了。咱們今天的主流觀點啊,認為孔子也許修訂過《春秋》,但不是《春秋》的作者。 那孔子的重要性在哪呢?他雖然不是作者,但是他在講《春秋》的時候,卻有自己的發揮。比如《春秋》這本書,咱們光看文字啊,乍一看,那就是簡簡單單地記錄歷史,什麼哪年發生了什麼事,很簡單,没有解釋。用馮友蘭先生的話說,這就是一份兒“斷爛朝報”,就是政府信息簡報,彙總,而且彙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