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週作人/每天一篇民國往事
4min3 w ago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管先生叫我替《實報》寫點文章,我覺得不能不答應,實在卻很為難。這寫些什麼好呢? 老實說,我覺得無話可說。這里有三種因由。一,有話未必可說。二,說了未必有效。三,何況未必有話。 這第三點最重要,因為這與前二者不同,是關於我自己的。我想對於自己的言與行我們應當同樣地負責任,假如明白這個道理而自己不能實行時便不該隨便說,從前有人住在華貴的溫泉旅館而嚷著叫大眾衝上前去革命,為世人所嗤笑,至於自己尚未知道清楚而亂說,實在也是一樣地不應當。 現在社會上唿然有讀經的空氣繼續金剛時輪法會而湧起,這現象的好壞我暫且不談,只說讀九經或十三經,我的讚成的成分倒也可以有百分之十,因為現在至少有一經應該讀,這里邊至少也有一節應該熟讀。這就是《論語》的《為政》第二中的一節: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一節話為政者固然應該熟讀,我們教書捏筆杆的也非熟讀不可,否則不免誤人子弟。我在小時候念過一點經史,后來又看過一點子集,深感到這種重知的態度是中國最好的思想,也與蘇格拉底可以相比,是科學精神的源泉。 我覺得中國有頂好的事情,便是講情理,其極壞的地方便是不講情理。隨處皆是物理人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