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週作人/每天一篇民國往事
25minMAR 4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阿Q正傳》發表以后,我寫過一篇小文章,略加以說明,登在那時的《晨報副鐫》上。后來《阿Q正傳》與《狂人日記》等一並編成一冊,即是《呐喊》,出在新潮社叢書里,其時傅孟真羅志希諸君均已出國留學去了,《新潮》交給我編輯,這叢書的編輯也就用了我的名義。出版以后被成仿吾所挖苦,說這本小說集既然是他兄弟編的,一定好的了不得。--原文不及查考,大意總是如此。於是我恍然大悟,原來關於此書的編輯或評論我是應當回避的。這是我所得的第一個教訓。 不久在中國文壇上又起了《阿Q正傳》是否反動的問題。恕我記性不好,不大能記得誰是怎麼說的了,但是當初決定《阿Q正傳》是落伍的反動的文學,隨后又改口說這是中國普羅文學的正宗者往往有之。這一筆“阿Q的舊賬”至今我還是看不懂,本來不懂也没有什麼要緊,不通過這切實的給我一個教訓,就是使我明白這件事的復雜性,最好還是不必過問。於是我就不再過問,就是那一篇小文章也不收到文集里去,以免為無論哪邊的批評家所援引,多生些小是非。現在魯迅死了,一方面固然也可以如傳聞鄉試封門時所祝,正是“有恩報恩有怨報怨”的時候,一方面也可以說,要罵的捧的或利用的都已失了對象,或者没有什麼爭論了亦未可知。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