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週作人/每天一篇民國往事
7minMAY 19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我是民國六年四月到北大來的,如今已是前后十四年了。本月十七日是北大三二週年紀念,承同學們不棄叫我寫文章,我回想過去十三年的事情,對於今后的北大不禁有幾句話想說,雖然這原是老生常談,自然都是陳舊的話。 有人說北大的光榮,也有人說北大並没有什麼光榮,這些暫且不管,總之我覺得北大是有獨特的價值的。這是什麼呢,我一時也說不很清楚,只可以說他走著他自己的路,他不做人家所做的而做人家所不做的事。我覺得這是北大之所以為北大的地方,這假如不能說是他唯一的正路,我也可以讓步說是重要的一條支路。 蔡孑民先生曾說,“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那麼讀書總也是一半的事情吧?北大對於救國事業做到怎樣,這個我們且不談,但只就讀書來講,他的趨向總可以說是不錯的。北大的學風仿佛有點迂闊似的,有些明其道不計其功的氣概,肯冒點險卻並不想獲益,這在從前的文學革命五四運動上面都可以看出,而民六以來計畫溝通文理,注重學理的研究,開辟學術的領土,尤其表示得明白。别方面的事我不大清楚,只就文科一方面來說,北大的添設德法俄日各文學系,創辦研究所,實在是很有意義,值得注意的事。有好些事情隨后看來並不覺得什麼希奇,但在發起的當時...

查看更多